民办中小学“升温” 招生报名比:1∶10
2001年8月18日    时间:2001年8月18日 浏览数: 打印

  

  民办中小学新生今夏报名,一字形容:火。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十二年一贯制的培佳实验学校……报名处几无“立锥之地”:招生140名,报名2400名;招生120名,报名1200名。供求比:1比10。立达中学报名登记时,竟有家长凌晨两点就来排队,家长们还自动“编号”,第一批就排了2000人。

  民办教育的出现,打破了长期来教育由国家包揽的单一办学体制,促进了本市教育教学改革。一个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基础教育格局已基本形成。

  民办教育,对促进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的供需矛盾,开辟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有效渠道,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促使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转变。

  特色入手创出品牌

  民办学校热,原因何在?沪上许多家长称:“有特色,有品牌。”不少家长坦言:“这些学校特别注重学外语、计算机,合我们口味———21世纪的国际通行证嘛!”

  记者日前在培佳实验学校看隆重的升旗仪式:“RaiseFlagAuthem(升旗!奏国歌!)”全体学生应声而动,动作整齐划一。双语教学是培佳实验学校的特色,他们在一切有可能的情况下创设双语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各民办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

  “双语”成为不少民办学校打出的“招牌”。培佳实验学校小学部除语文和数学以外,其他包括体育、音乐、科技、劳技和美术在内的学科都进行双语教学或部分双语教学。中学部除语文外,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都有双语教学的安排。沪东外国语学校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自编了一套相关教材。上海市日日学校一面从国外聘请欧美外籍教师来校任教,一面在国内招聘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学科教师任教,并鼓励非英语学科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自己的双语教学。

  平和学校成立之初仅有10个班级和一幢刚竣工的辅助教学楼。短短三年多,该校在校学生已逾1180人,校园氛围清新、典雅,成为浦东新区评选出的十大景观之一。双语教学是平和学校的一大特色,其基本思路是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进校,通过9年的汉、英语学习,初中毕业后能具备相当程度的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就英语水平而言,具备在英语国家独立生活和继续学习所要求的基本语言条件。该校致力于英语教学改革,通过缩短教学周期、提前学习年龄、更新教材和环境强化等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西郊高级中学则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该校在创办艺术特色、培养具有影视艺术特长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方面作了一系列有效探索。为保证实现特色教育,该校从专业院校聘来专家教授,每周辟出8课时,开设“台词”、“形体”、“表演”等专业课程,还专门装修出形体教室、表演教室、摄影室、音乐室等。同时,每年拿出10万元专款投入艺术教学的软件建设,保证艺术教育特色高质量运转。该校学生在市影视小品创作赛、市区级文艺表演中不断获奖,有多名学生先后被有关摄制组选中担任电视剧演员,有的成为电视台的签约演员。

  质量:生源“吸铁石”

  不少民办学校并不以办学规模、校舍设施见长,为何成为“香饽饽”?办学质量是生源“吸铁石”。

  据了解,本市小学入学人数近年来以每年约1万人的数量递减,而部分民办小学的报名人数却每年增加数百人。根据有关规定,民办小学可在全区范围内招生,家长们看重的是这些学校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外语、计算机、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特色。

  师资过硬也是民办学校受青睐的原因。据了解,民办学校往往是由名校校长、各区教研员任校长,而且不少老师是一定程度上的“名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成为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支柱。民办学校采用全新教学机制,可以自主发挥教学特色。如静安区七一中学,就有近70%的师资是退休返聘教师,他们都是各重点学校的教学骨干;此外,学校还有外教专门负责英语特色教学。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教师很重要。培佳实验学校下大力气招聘优秀教师,培养在职教师,目前已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师生交流关系。江湾高级中学努力提高学生国际交往素质,先从每一位教师做起,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改善知识结构。田家炳中学、娄山中学等全体教师则以课改为载体,争创一流学校。

  规范化:发展之本

  民办学校“门坎”越来越难进,民办学校有点过热,怎么办?家长呼唤:“学校也要拉开档次,办学和招生要更加规范。”

  有关部门的想法正与老百姓的需要不谋而合。记者昨天从本市教育部门获悉,2001新学年一开学,有关部门将陆续对本市民办中小学办学情况进行评估与分等,引进对民办中小学办学质量的社会监督,形成对民办中小学的监督、激励机制。目前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的专项评估指标已初步拟定。

  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无疑是民办学校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民办学校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明确办学自主权;协调政府和民办学校之间关系;如何探索办学主体多元化道路,积极总结集团办学、个人办学、国有民营等办学形式的经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

  一些民办学校校长认为,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保护办学质量高,出品牌、有特色民办学校的积极性。在收费、招生等问题上给予适当宽松的政策,鼓励民办学校走注重学生中长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道路。

  目前本市民办中小学一览民办学校主要是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利用非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全社会举办的学校,政府从政策、人员聘用,以及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与帮助。

  

〖信息来源:www.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