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外隆重召开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市级规划课题开题会
蒋雪萍/文 孙晓晖/审 龚定元 万明 邬喜进/图  时间:2010年12月27日 浏览数: 打印

  12月25日上午8:30,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暨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会由三堂精彩的“3+1”教改展示课拉开序幕。在主会场(音乐厅)和分会场(一阶、二阶),由高中语文李小双老师、初中数学张天珍老师、小学英语高洁老师分别为专家和老师们展示了教改研究课:《声声慢》、《一定能摸到红球吗?》、《asking the way》。三堂课都较好的体现了“3+1”教改理念,高中教务处主任周永孝、初中数学教研组长冯银、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彭华分别就三堂精彩的展示课做了精辟的点评。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2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2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3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3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4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4

  9:30分,所有专家和老师聚集音乐厅,参加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会。会议邀请到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多位专家亲临指导,包括李全院长,理论室顾颉副主任,中学室乐天副主任。此外,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论坛》何立新副主编,双流县研培中心理论室杨独鸣主任和教研员易恩女士也应邀参会。棠外校长助理王天贵、闫守智、姚平,党政办主任杜宗平,棠外附小苏萍副校长,棠外学监徐文基教授及全校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政办杜宗平主任主持。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5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5

  首先,姚平助理为大会致辞。姚助理从学校的办学思想、运转模式、师培管理、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参会专家们详实介绍了我校科研现状、课题进展及科研意识。棠外自开办以来,始终秉着“开放、民主、求实、创新”的办学思想,重抓科研,不忘创新,努力为教师们提供科研学习、教研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和舞台。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6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6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7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7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8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8

  随后,校长助理闫守智代表课题组作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是棠外申请的成都市教育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23个专项课题之一。“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是由棠外学监徐文基教授经过多年探索研究而提炼出来,在回顾我省初中新课程改革推行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的基础上,在当前高中新课改启动之时,提出一种既能让学生对学科知识充满兴趣的自主学习,又能保证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目标达成,考出好成绩的课堂教学策略。

  “3+1”课堂教学结构四要素即“自主学习——点拨归纳——自检互评——拓展迁移”,以课堂教学结构四要素为基础,创设构建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之所以称为“3+1”,是基于四大基本结构要素中“自主学习”、“点拨归纳”和“自检互评”等“3”要素,原则上这是每节常规课必须遵循的三个要素。而最后的“1”是“拓展迁移”环节,则根据学科或课程的不同,可安排在课堂之中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或安排在学生自习中以学科内容和任务出现,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灵活取舍。它有别于“教学模式”,不是固化、僵化的环节步骤,而是教师根据所教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对四要素采取科学的组合,顺序可以灵活,比重可以调整,频率可以重复,这样就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教学方法。“3+1”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质是“追求课堂高效”,其核心是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9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9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0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0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1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1

  这个“3+1”教学改革策略经过课题组的反复讨论研究,于2009年9月开始在初中、高中两个年级进行试点实践探索,经过一年多来的教改宣传、教改实践和教改研讨,现在全校教师尤其是2012届和2013届的老师对”3+1”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已由排斥、陌生和隔膜渐渐开始理解、接受甚至熟悉;对”3+1”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由起初的僵化教条到渐渐灵活深刻,这从老师们的教改实践课和教改研究文章可见充分。目前呈现以下可喜的现状:

  1、教改活动初入人心;

  2、原创导学案《我的课堂》自编实用

  3、各科学案初定体例

  4、教改课堂稍有起色。棠外”3+1”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要求教改年级每期每一备课组至少有一节向全校亮相的公开课。且教改课首先从行政领导、三组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开始,严格执行至今,使教改课渐渐体现了教改的精神,并逐渐凸显出”3+1”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势。

  5、教学质量稳步上升。“3+1”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施行一年,其间,高2010届高考再创辉煌:全县应届文理科投档分冠军均花开棠外,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全县应届文理科前10名,棠外各占其3。中美国际高中课程班17人全部被美国排名前100的著名大学录取,并顺利通过签证。教改年级高2012届,在学年末联考中,只有一科成绩居全县第二,其余八科均居第一。

  6、教师培训凸显成效。“3+1”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实实在在地驱动了老师们集体编写两案,并积极投身教改实践课,这在集体备课和献课评课层面都有明显的突破,并走出了一条教、研、培综合推进的新路子,即全校教师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追求,强化了教学研究,落实了师资培养。这一经验文章《中学师培活动要慎对7种矛盾》已在《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6日 第7383号)上公开发表。师培的成效已有凸显,教改活动至今,本校中青年教师赛课,荣获县级一等奖13人次;省市级奖9人次;国家级奖8人次,这些获奖课基本上都基于”3+1”课堂教学改革精神设计。

  7、专题研究开始起步。以“3+1”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为主题、话题和课题,展开教研组活动,推进备课组交流,鼓励教师写作,开展分项课题。与”3+1”课堂教学改革有关的子课题全校现已立项44个。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2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2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3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3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4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4

  专家组老师对这个课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评价,认为“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极有研究价值。对课题前期务实的实践探索极为赞赏。

  同时,专家们还各抒己见,为我校科研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力、有效、有用的经验和建议。何立新副主编基于我校基本情况,对我校科研课题的实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3+1”课程改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强调学生的“学”,教师的“导”,资源的整合和点拨的艺术。乐天副主任则风趣味将课题研究比作开车,认为“现在确定这是部好车,关键是多少人开车,如何磨合,如何提高驾驶技能,不但要注重实践操作,还要重视理论修养,理论结合实践,缺一不可。”顾颉副主任提出增强问题感,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基于对问题本身的探索和思考,重视科研容量的扩展和典型资料的收集,以数据扎实基础。教研员易恩老师肯定了我校科研课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着重强调文献研究的重要性、课题选择的相关性及指向性,易老师还为我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两项规划建议:即研究活动的规划和研究成果的规划。杨独鸣主任提出教研、课研、科研一体化推进策略,以“3+1”教改环节为基础,强调科研中的几处关系处理:自主、合作的关系;预设、生存的关系;量度、深度的关系;知识、能力的关系。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5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5

  李全院长对“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非常感兴趣,他认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第一要素就是“自主学习”,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高度评价本课题之后,李全院长作了题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的学术报告,以教学改革的历史进程、困惑、认识、高效课堂水平评估要素四方面为主线,带领老师们回顾了教改历程,解疑了当下教改困惑,探索解读了教改核心概念,总结了教改评估要素,全面具体,务实到位。李全院长分享到:质量、效益、人道是教学改革三个不同层次意义境界,我们的期盼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生态的课堂。

  此后,党政办杜主任宣读了棠外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决定,以此激励老师们在科研工作中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最后,王天贵助理代表黄光成校长讲话。话语中,我们能深切体会到黄校长对棠外未来发展的期望,希望全体同仁携手共进,共创棠外美好明天。

  这次学术年会暨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会,不仅安排紧凑有序,而且内容丰富实在,真正实现了“把大会开成学术培训会、教改引领会”的目标。与会老师纷纷对这次大会的组织、内容、效果等赞不绝口。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6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6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7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7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6
棠中外语学校第二届学术年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