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学校是知识分子的集聚地,是培养有文化人才的摇篮。一个社会是否有文化,首先看学校是否有文化,一个民族是否有文化,看教师是否有文化。中国是一个有文化的国度,按理说我国的学校是有文化的学校。其实,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而不是现代文化,因为,在古代,中国是文化的中心,而现在我们只是步人后尘。
如果说我们与具有丰富现代文化的国度相比,我们是落伍者,如果我们的学校与世界上先进的学校相比,我们的学校缺少的也是文化。
首先,先看看我们的物化文化。在我国,在发达地区或重点学校,物力、财力的投入日益加大,校园越来越大了,大门越来越雄威了,绿化在地方也越来越多了。总之,我们的校园应该说越来越美。可是,我们的西部、我们的农村,破旧不堪的校舍、参差不齐桌椅,到处可见。另外,再来看看我们的实验室,体育器材与场地,我们的信息化设备,既使去问一问省一级重点学校的教师,他们都有会说仪器不全、场地不够。其实,漂亮的学校,徒有虚表。美的只是一个壳。
其次,看看我们的校园文化,在教学楼,可以常看到的是开会通知、监考安排,在图书馆是大多数落后时代的书刊。实验室墙壁上几张外国科学家、以及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百家的画像与名言。虽然,有的学校有学校广播台,听到的是社会流行的情歌,而且大多数是与失恋后的歌曲。在学校,很少能看到体现学生生活的好电影,听到振奋人心的好歌曲。学校四周是围墙,与劳改犯住的地方非常相似。学校笼罩着考试的紧张气氛。
再次,我们的教师并非也是有文化的人。教师是否有文化,并不能看教师能熟练地掌握自己所教科目的知识,能做疑难的习题,而是看他在教学时能否让人感觉到你是否是一个有文化品味的人,当你离开课本、离开教参、离开教案,能否上一堂让学生欢欣鼓舞的课,能否在与学生的闲谈中,启发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其实,目前,大多数教师是教材知识的继承者、传授者,而不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发展者。因此,教师也是缺乏文化的人,这也是学校缺乏文化的主要原因。
最后,学生也同样缺乏文化,缺乏文化的教师很难教出有文化的学生,以高考为目的的学习,很难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全面,有关高考的书是学生的首选,而对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并不重视。如今的高中生,要写一手好字、说上几句地道的中国话并不多。
我们不能因我们曾经辉煌的古代文化而陶醉,也不能因日新月异的学校建设而自豪,因为,我们的学校缺少的还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