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案例 大学生走失不知回家路
大学生韩某,是天津市某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1日上午,他和父亲一起到一家公司应聘,中午结束应聘后两人在街上走散了。焦急的韩某在街上转了半天也没找到父亲,因为身上没带钱,满头大汗的韩某找到民警帮忙。
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怎么不知道回家的路呢?巡警的这些疑问,直到见到韩父后才弄清了原委。原来,韩某自小就是在家人的小心呵护下生活的,父母从来都不让他独自出门。就连上了大学后每周回家、返校也都是父亲接送,学校里吃饭用的饭票都是父亲定期去给换。虽说马上就要大专毕业了,可是他连回家的路都认不全,更别说回家了。
重点点击 不认路大学生谁敢聘用
一个大学生被放在已经生活20年的城市大街上,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可以说其生存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仍处于小学生以下阶段。在现代城市里,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都能够自己乘公交车去上学,而这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却不能,这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极端现代版。如此“弱智”的大学生将来如何走向社会?面对这样的大学生,不知会有哪个单位愿意成为他的“监护人”,敢于聘用他?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残酷,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应该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战斗员”,尽管单位不会求全责备它的员工,但要求每位员工独当一面却是不过分的。我想不会有哪个单位甘愿招一个“未成年人”来做自己的员工的。
当然,我们现在无法责备这位大学生,因为他从小就被禁锢在从家庭到学校的狭小圈子里,而且这之间的一切事务都是在父亲的严密监护和全权代理下完成的。人是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家庭教育的误区,如果这一极端现象能使许多仍处在教育误区中的家长猛醒,那也算是这位大学生对社会的一大贡献吧。李克杰
家教让他如此失败
找不到回家路他知道去找警察,这说明他的反应、应变能力比较机敏。紧急情况下能做出如此明智决定,说明他能处理好此类事情。所以说,与其埋怨学生的无能,不如说是家长将孩子培养成笼中鸟、套中人的教育短视。
这使笔者想到了德国老卡尔·威特的教育观。“少将儿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随便地爬,父母不应该是他的保护神。他应该明白,他不能永远依靠父母,要靠自己。”1801年,53岁的老卡尔·威特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把一个公认智力低下的孩子培养成天才:10岁上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成为德国著名数学天才。与老卡尔·威特相比,当今父母的教育非理性行为应该改改了。否则下一个“20岁还找不到回家路”的事情就会落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