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结束,她留下长达10页的遗书出走
隆昌县委县府连夜组织数百人全城寻找高考前,这名品学兼优的女生心理压力大
专家提醒,学生需要精神扶贫
8日下午,隆昌县一名高三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留下一封长达10页的遗书后离校出走,隆昌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学校、公安等部门数百人在全城紧急展开大寻找。经过3个多小时的全力搜寻,终于在当晚10时42分,将泪流满面、正准备寻短的这名女生找到。
高考刚结束女生留下遗书出走
8日下午7点过,一位女生敲开了隆昌县第一中学高三班主任王和美家的门,王老师12岁的女儿王菲(化名)独自在家,这名神情沮丧的女生将一封厚厚的信交给王菲,希望她转交给王老师,然后转身离去。
见送信人神情奇怪,小王菲好奇地拆开信,信里的内容令她吓了一大跳。“我是真正的学到了知识,完全有能力考好,但今年高考时,我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做题……我选择死”。“我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内心背着那样的十字架永远也不会幸福。我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我不敢面对任何人,更不敢面对我的亲人、恩人,最不敢面对我自己……”
事情严重!王菲立即打电话给爸爸,并将情况详细告诉了他,王和美大吃一惊,并立即向副校长杜若飞作了汇报。
副书记下令全城紧急大寻找
8日晚8时许,接到汇报的杜若飞立即向校长曾本昌和县教育局局长兰长杰报告,并向县公安局金鹅镇第一派出所负责人报案。
此事引起隆昌县委副书记林勇的高度重视,他立即赶到学校指挥寻找工作,随即由林勇任组长的应急指挥部成立并展开工作。
接到报案,隆昌县公安局局长田洪礼立即中止正在召开的工作会议,组织局机关、刑警大队、治安大队、巡警大队、国安大队和城区三个派出所100多名民警迅速赶到县一中,与学校的师生一起,组成30多个小组对县城和城郊等小霞(化名)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查找,同时通知全县的派出所协助查找。寻找人员打着手电筒,在古宇湖、火车站、铁路边以及金鹅湖等地进行地毯式搜寻。隆昌一中的学生也自发加入到了寻找队伍中,整个隆昌县城,到处都是找寻人员。但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任何音信。
此时,小霞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学校。
两个小时过去了,消息从各方面反馈回来:谁也没有见到小霞的影子……
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失踪学生
这时,小霞所在班的班长向领导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晚上9点过,他们在文化馆附近时,看到小霞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埋头经过,当时大家没有在意。
这线索说明,小霞还在城里或离城不远,指挥部决定将寻找范围缩小到城区和城郊。寻找小霞的车辆在夜色中穿梭,一双双眼睛密切地注意着公路两侧的人行道。
晚10时30分许,王和美家的电话突然响起。王的爱人窦晓桁拿起电话,一个小女孩问:“请问王老师在不在?”当窦晓桁问对方是谁时,对方沉默了一下,方说自己刚才托王菲给王和美留了一封信。窦晓桁激动地说:“你在哪里?王老师正在找你,你马上过来吧。”在幽怨的叹息声中,对方放下了电话。
根据这一情况,警方立即请电信部门协助查寻电话所在位置。
就在这时,两名女生打电话到学校,称她们在大南街小学附近找到了正垂头低泣的小霞。此时,已经是晚上10时42分,寻找工作进行了3小时。
为了不使小霞受到更大的影响,学校领导决定,由王和美和小霞的家属将小霞护送回其姑妈家休息,并安排心理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压力大乖学生想“寻短”
据杜若飞和王和美介绍,小霞原来在某中学读书,去年高考时,因心理压力太大,只考上了“不理想”的本科学校。小霞和家人不满意,于是到该校补习。她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沉默寡言,不喜欢和同学交往,是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很受老师喜欢。
小霞家在农村,经济较拮据,学校对其进行了较大的帮助,在一中补习这一年,学校为其提供了近千元的资助。班主任王和美、校长杜若飞等知道小霞性格内向可能对其发展不利,多次找小霞谈心。
考试前夕,小霞过度紧张而影响肠胃功能,不能正常就餐,王和美专门找到小霞谈心,并劝她要从容应对高考。高考前一个月,学校考虑小霞住在校外,对复习不利,便主动免费让她到学生公寓住宿。同时,安排三名学生对小霞进行劝导。
■专家说法学生需要精神扶贫
长期以来畏惧考试的心理压力,是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想“寻短”的根源。据隆昌县第一中学校心理老师徐丽介绍,她很早就关注小霞,虽成绩比较优异,但因家庭经济等因素时感自卑,甚至有点自闭,每次考试都非常紧张,这是一种典型的考试恐惧症。她认为,贫困学生大多非常自尊,有的则因过度自尊而自卑,他们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扶贫。
徐丽同时指出,有些学生因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抚养,也可能存在考试恐惧的症状。症状较轻的学生,经心理老师辅导后不会留下什么阴影,但小霞心理压力由来已久,虽经多次指导,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药物辅助治疗。
徐丽呼吁,要彻底解决这些学生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多鼓励,不要一味寄予过高期望,以免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