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十日电(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此间召开的中科院二00一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技术在新的世纪会迅猛发展,中科院在二十一世纪将直接面对十个方面的挑战。
这十大挑战的具体内容是: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逐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中国利用国际资源、先进技术与管理和全球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中科院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在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国家安全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必须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国际竞争已经从军事竞争为主转为经济与科技竞争为主,竞争的焦点已从争夺自然资源与市场转向争夺人才与科技制高点,科技创新活动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一系列以保护全球环境为目的的国际公约,不仅对地球科学而且对能源、化工、矿产、农业、城市垃圾处理和工业物料的可再生循环等行业和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和体制结构将不断涌现,多样化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将成为中国新的需求发展特点,也对中国科技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以计算机与宽带数字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在容量、速率、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继续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改变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轨迹。
--生命科学正酝酿着新的突破,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生物技术的进展将给农业、医疗与健康等带来深刻的变化,并在信息、材料、能源、环境与生态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物质科学将跨越生命和非生命物质的界限,量子理论、分子生物学、物理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以及信息生物学的进展将把量子论推进到解读生命现象之中,进一步突破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界限。
--地球科学的进步,计算机和3S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类在继续深化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集成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重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交叉科学的迅速发展,将促进科学的综合与分化,催化新的学科前沿,孕育新的学科方向并在许多领域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