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育出世界顶尖面包小麦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李斌) 经过连续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成功选育并大面积推广了高蛋白含量的“面包小麦”。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有了世界顶尖的优质小麦,而且打破了高档面包生产依赖于进口小麦的局面。
长期以来,我国小麦生产高产不高质,造成普通小麦积压、优质小麦供不应求,全国每年进口小麦高达上百亿公斤。利用国产小麦加工的面包往往易碎、掉渣,我国加工高档面包所需的优质小麦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从1987年起,植物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院士率领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开始选育优质小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优中选优,1995年,根据越冬性、抗病性、丰产性和品质鉴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科技人员终于选出了54个小麦株系。又经过3年的试验和示范,这些表现良好的小麦被定名为“小偃54”。
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用野偃麦和普通小麦杂交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抗逆性良好,蛋白质含量达17%-18%、面筋含量达47%以上,面包烘烤品质高,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最好的优质麦。
1999年8月,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统一化验,在28个优质小麦品种的63个样品中,“小偃54”品质最优,不但在全国勇夺冠军,而且超过了加拿大等国的小麦品种。专家预计,随着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小偃54”有望打入国际市场,填补我国优质麦在国际市场上的空白。
据悉,陕西、河南两省去年已推广“面包小麦”40多万亩。今年河南虽遇大旱,但“面包小麦”仍长势喜人。初尝甜头的河南省计划进一步推广这种优质小麦,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一批良种和商品粮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