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2月28日上午,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开题会在我校召开。
本课题是按照《化学课程标准》,根据化学学科教学特点,探索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的策略、途径与方法,设计和开发化学新课程中各课程模块相应的专题网站,探索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条件下中学化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和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本研究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关心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卫生、健康等,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体现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将设置更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网上搜集和信息处理能力、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四川省化学教研员尹团结、成都市教科所理论室副主任顾颉、棠湖中学副校长、本课题组组长熊伟、棠湖中学特聘科研顾问董成森、棠湖中学科研室副主任左自伟、棠湖中学信息中心副主任龚定元以及课题组成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棠湖中学科研室副主任左自伟主持,熊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课题组副组长肖光明代表课题组就该课题的有关问题作了课题的开题报告。
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富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会上,专家们认为:
本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设计合理,预期研究成果有实践价值——本课题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构建整合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习化学学习能力,对于增强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专家们还就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另:
化学组承担的市级课题《中学化学网络教学设计的研究》在成都市教育科研课题年度考核中,以明确的研究目标,务实的研究过程,丰硕的研究成果,再次获得课题年度考核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