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时间:2000年7月17日 浏览数: 打印

  陈至立

  (2000年5月23日)

  各位老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对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教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至今已经9年了。这期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业绩辉煌。随着中央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教育学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扣时代主题,积极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和实验探索,在坚持三个面向、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会在组织广大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并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开展教育实验,总结推广教改先进经验,开展对港澳台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教育学会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支积极力量,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学会工作完全符合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是卓有成效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

  原教育部党组书记张承先同志出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17年来,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建设和发展、为推进全国群众性教育学术活动的开展,呕心沥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老虽85岁高龄,仍然密切关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注学会跨世纪的发展,为这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学会领导班子的平稳过渡倾注了大量心血。我谨代表教育部党组,对张承先会长和所有为学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学会副会长、顾问、理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相信本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定能学习继承学会老领导的好的精神、思想和作风,发扬成绩,开拓进取,把学会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这是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屹立于21世纪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极大地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尽快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加强教育工作。今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又就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这个谈话,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论述,号召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这个谈话,对于解决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对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谈话再一次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当前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都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教育科研的参与。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进步的有力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小平同志继承并丰富发展了这一命题。早在1975年9月,他就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后来他又指出:“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都有要研究的问题”,“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我国教育科学担负着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智力支持的重任,对于促进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对于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普及育人知识,使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地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是个必须大力加强的领域。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渴望通过教育科研,回答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确改革方向,验证改革成果,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这就需要作为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的教育学会加以组织和引导,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变为科研实际成果,并且不断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效益,在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其中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教育学会可以利用自身人才、智力的优势,承担行政部门交办的诸如调研、评价、培训、咨询等任务。所有这些都为中国教育学会工作的开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国教育学会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有健全的组织网络,在过去21年的实践中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中国教育学会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团结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和教改实验,深入探讨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学术水平,努力为教育宏观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21年来,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教育学会很大的关心支持,这是教育学会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今后,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学会的工作,为学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希望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重视和发挥教育学会的作用。

  同志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教育带入21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