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早晨6:30,温度虽还未见升高,但新一轮的红日已跃出地平面,似乎要告诫我们今天依然是个流火的夏日。我们又准时集结出发了,8位成员无一迟到。董世刚老师左肩一只索尼32BS摄像机包,右肩一个康佳30B相机,手中各类数据线,话筒线等,可谓负重不轻,皆当摄影摄像记者;王锋师傅早已开着学校6618贵州云豹车等在综合楼前;李昕老师检查昨晚嘱咐大家的药品、长衣长袖是否齐备;刘颖老师默默做着饮用水、干粮、药品的检查;叶超老师与李师傅等再次确认了运输车的车况安全、标语;张莉老师检查着由双流红十字会出具的特别通行证、介绍信等……

红日初升
按照9日晚10时熊校长的整体部署,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双流棠中——成绵高速北上——绵阳九州体育馆——安县黄土镇——桑枣镇——秀水镇——绵阳长虹培训基地北川中学安置点,沿途在急需学习用品的帐篷学校发送物资,将书本送到每位真正需要的孩子手上。

今日路线:双流棠中——成绵高速北上——绵阳九州体育馆——安县黄土镇——桑枣镇——秀水镇——绵阳长虹培训基地北川中学安置点
今天的运输车上装载着十几天来全校师生自发捐献的近7000册教材、教辅、科普读物、作业本、近2000支笔、书包等各类学习用品,以及教务处紧急整理的近500本科普读物。昨晚9时,高一1班、高二11班的数十位同学自发地冒着阵雨,帮助团委张老师整齐地装上了运输车。所以今天,我们是带着棠中师生的点点爱心前行,心中也在默默感谢,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尽些微薄的力量……
10点左右,我们到达第一站绵阳九州体育馆,这个曾经安置了上万名灾民、为媒体所普遍关注的体育馆今天人数已经明显减少,一部分儿童已经安排外地就读,一部分人员因为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进入橙色预警已经临时转移……在这里,我们与当地志愿者取得联系,卸下近300本书委托他们用小型越野车运往我们的货车无法到达的北川县擂鼓镇,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里面的孩子严重缺乏教材、儿童读物等,我们的捐书将会是及时雨。

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卸下近300本书委托当地志愿者用小型越野车运往我们的货车无法到达的北川县擂鼓镇

与志愿者接洽
行程越向安县黄土镇、秀水镇进发,沿途的景象让我们越发真切地触摸到这次灾害带来的损失。民房上X形断裂、倒塌、山体明显的滑坡……

从绵阳——安县沿途受灾房屋、山体滑坡
当然,在一个个居民安置点我们也目睹了政府有条不紊地组织着大量整齐、方便的活动板房的建设工程,自来水龙头提供着清洁的水源,重建工作充满生机。

到达较为偏僻的秀水镇雎水安置点
50过公里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条件相对较艰苦的雎水安置点,

叶老师询问灾民的具体生活状况
这里安置着15天前从西部山区途径10多小时艰难跋涉到此的近千名灾民,他们几乎未能从家中带走任何生活用品,更别说孩子们的书籍。为了了解此处帐篷学校的分布,我们向在远处竹林中零星安置的幼儿园、中学走去……

考察竹林间的临时帐篷幼儿园
在略显简陋的临时帐篷中,当地志愿者精心布置的整洁、充满童趣的小小空间让我们的眼睛湿润了,孩子们也为我们的到来展开纯真的笑脸。

可爱的帐篷幼儿园孩子
经初步接洽,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负责老师都表示我们的到来正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立即组织了10多人的队伍回到运输车。为了能让所有孩子都及时领到急需的书籍,我们在当地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此处的通讯中心——广播室,在简易的帐篷广播室兼药品存储室中,张老师的声音将棠湖中学师生的祝福与心愿迅速传达到孩子们中间,话音未落,帐篷外已经排起了长队……

张老师用简易广播室通知孩子们

话音未落,孩子们已经自觉地排起长队,翘首期盼图书
孩子们的脸庞被烈日晒得红红的,数日的劳顿奔波或许让他们不能像在校园中那般整洁,昔日天天佩戴的红领巾或许还安静地留在已经倒塌的校园,脚上此时仅有的拖鞋保护着稚嫩的小脚丫,可是,孩子们翘首张望车厢中图书的眼神、高高举起的双手、专注的表情、绽开的笑颜、整齐有序的队伍让我们坚信他们曾经都是校园中最最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孩子们的脸庞被烈日晒得红红的,数日的劳顿奔波或许让他们不能像在校园中那般整洁,脚上此时仅有的拖鞋保护着稚嫩的小脚丫,但孩子们仍保持着整齐有序的队伍
“老师我需要小学3年级的语文书……”
“老师我需要七年级的数学教材……”
“阿姨有没有儿童书幼儿园的图画书?”
“高一的英语书老师能帮我找一本吗?谢谢您……”
“老师,我能帮我小孩领些课本吗? 他初三了,没法中考,但是还是想看书……”

开始发书,孩子们高举的手、求知的渴望让我们感动……

孩子们高举的手、求知的渴望让我们感动……

一位高中女生认真核对自己领取的参考书
我们一行8人与志愿者顶着中午12点的高温,在闷热的货车车厢中一本本为孩子们翻找,虽烈日当头,汗如雨下,却又觉如沐春风,被这些可爱、坚强、逆境中求学的孩子们深深打动着,只愧疚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多,不够好……

烈日当空,帮助我们发书的志愿者、当地女孩、叶老师等汗如雨下
一名当地的高一女孩一直在车厢中默默帮我们翻找,当人群快要散去时,我见她还两手空空,建议她也多选择几本适用的教材,她却只选了一本《春晓》杂志,一本英语书,临别时,她说:“老师,我们真的已经很感动了,这几本已经足够了,留些给下一个安置点的同学吧,真的很谢谢你们!”
与孩子们告别后,我们继续驱车开往下一个目的地,途中大家感慨良多……在最后一个安置点——北川中学长虹培训基地安置点卸下最后一批物资后,绵阳城区发布唐家山堰塞湖橙色预警信号,绵广高速等开始实行交通管制,伴随着广播中水位高程逐渐下降的信息,我们于下午3:00驶上回成都的成绵高速,沿途心中默默祈祷洪水在河道中能温顺些,不要溃坝给灾民们雪上加霜,不要让孩子们手中的书本又一次散落在撤离的忙乱中……心中萦绕不绝的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