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传递性的
孔维金/文   时间:2007年12月31日 浏览数: 打印

  2007年12月29日,成都晚报一篇题为《亲人妥协了:让她捐助遗体吧》的新闻报道,感动了整个成都人。报道中,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附属小学的生活老师陈婉梦,得知自己身患严重的白血病,她毅然做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此决定却遭到了姐姐、哥哥等亲人的强烈反对。四天以来,陈婉梦微笑着力劝亲人,最终说服亲人,在双流县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如愿办理了捐献遗体手续。

  12月29日下午,由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团委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发出的《关于为棠外一名生命垂危的生活老师捐款的倡议书》,引起了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经过一个晚上的捐助活动,共筹集到60578元整捐款。12月30日上午,笔者随同棠外附属小学副校长苏萍、棠外行政办主任杜宗平、学生处主任姚平等10余位老师一起,来到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病房看望陈婉梦老师。

   坚强的好老师

  “我一直在与病魔抗衡,每次我要睡过去了,我都告诉自己我不能睡,每当自己要昏迷的时候,我都努力的醒过来。”在场的所有老师,没有不为陈老师的坚强所感动。她告诉我们,“最值得她感谢的,是与大家一起在棠外工作,棠外让我感觉,我们就象一家人一样。”

  “我在棠外工作很快乐,爱是有传递性的,我爱人家,人家都会爱我的。我希望老师们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培养好。”面对双流电视台记者的摄影镜头,几句简短的话语,回答了记者问及的“为什么考虑把遗体捐助出去”,表达了陈老师最想说的。

  苏萍、杜宗平分别把筹集的捐款递到陈老师妈妈的手上,“我们孩子们都很想你。”陈老师妈妈捧过捐款,“看着大家这样的关心我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住。”而在一旁的大家早已哭成了泪人。陈老师丈夫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抓住每一线希望。”

   孩子们可敬的妈妈

  陈婉梦在棠外附小,管理着近30个四年级的小朋友,王翰凌同学告诉笔者,29日下午,班主任老师就已经带着几个同学一起去看过陈老师了,“在医院里,我看到陈老师边和我们说话,嘴巴边流血,她妈妈还边拿纸擦陈老师的嘴皮。”“好几天前,我就在管理老师寝室的厕所里,发现有血,我问陈老师,她说不是她的,但是,她的脸色当时就不对。”“在随后听到陈老师得此重病后,我当时就被吓到了,当晚我就哭了。”“我想她了。”说到这里,小翰凌哭了。张琦杰同学心情也很沉重,“陈老师一直很关心我们,有一次我发烧了,是陈老师急急忙忙把我的鞋脱了,把我抱上床,用热帕子给我敷在我额头上才走,当天很晚了,陈老师又专门来看我好了没。”“陈老师象我妈妈一样,不过,陈老师没有我妈妈凶。”韩瑞同学说:“陈老师很会教导我们做人。有一次,我吃饭剩了很多菜,她教导我‘粮食是汗水换来的,粒粒皆辛苦”。小朋友公噶扎西也有很多话要讲,“原来我不喜欢吃蔬菜,陈老师还幽默的说‘我就是以前不吃蔬菜,才长这么矮的哦。’陈老师还喂我吃蔬菜,我很感激她。”这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陈婉梦老师,张朝旸小朋友一句话说出了陈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陈老师是一个可敬可敬的、温暖的、慈祥的妈妈。”

   乐于助人的好同事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陈婉梦老师不但对待工作认真细致负责,对同事对人也很善良,孩子们的如此的信任陈婉梦老师。棠外附小何超老师告诉我,“陈老师一直很支持教师的工作,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有困难,不好意思给班主任老师讲的,都是和陈老师讲了,通过陈老师与班主任沟通的。她对学生的管理上非常细致,对学生的成长观察细致到为,有时候,真的很象孩子们的妈妈。”刘月慧老师告诉笔者,陈老师乐于助人,工作中一直轻言细语,很和气很亲切,教导学生很有耐性。“我就从来没看见过陈老师发过脾气。”刘老师还讲述了一个让自己很感动的例子,刚开学的时候,学生寝室紧张,自己没午休的地方,是陈婉梦老师每天叫刘老师到自己的寝室去午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