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沉下去
——棠外初2009级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孔维金/文、图   时间:2008年3月29日 浏览数: 打印

一

  3月26日下午5点,棠外初2009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学校督导室张利龙、倪明华,学生处姚平、石素瑄等出席交流会,初2009级全体老师参加此次会议,年级组长白均华主持会议。

  交流会分别由年级上两位优秀班主任做“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的主题发言。何雁林老师结合自己近20年的教学工作和15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从“为人师表”、“班级管理”、“与家长、学生交流”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老师在教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进取心极强的学生,一方面要鼓励其进取心,着力提高其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使其心态保持正常的承受能力,使其认识到社会和个人的现实情况。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想方设法提高其自信心,使其能力得以提高,以适应将来社会现实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要解决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的问题,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在有了较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出生环境,成长经历,学校环境三方面着手,摸准学生不愿学习的原因,从而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处世原则,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从讲清班主任的班级经营理念,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老师需要关注的群体不仅仅是学困生,更应是学优生;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把教师的爱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降落在每个学生身上;赢得家长的支持,避免学生在学校和家里表现的不一致;做班级工作需要时间,需要教师无私的奉献;团队意识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之一等方面发言介绍了做好班级管理需要做的工作。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交流时,要高度重视与每一位孩子的第一次交流;与孩子的交流须日常化;与学生交流要“因人施教”。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召开家长会。何老师介绍了自己召开第一次家长会的过程:“我始终认为第一次家长会是一次奠定家校通力合作基础的盛会。我通常做两件事:第一,宣传咱们学校,讲解自己的班级经营理念,让家长感到他们选择我们学校是明智的,孩子就读这样的班级是幸运的。第二,通过自己近一个月对每个孩子的用心了解,向每一位家长剖析他的孩子。激励和欣赏每一个孩子是我与家长交流时必不可少的主题。同时我也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试着去激励和欣赏自己的孩子。这个环节做下来,不少家长都进一步意识到孩子能在这样的班级生活、学习和成长是幸福的。”而何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他的做法是首先为孩子画两幅画相。一幅相,较准确地描绘孩子近期各方面的表现;另一幅相,为孩子“美好的”未来勾勒一幅蓝图。轻松的、对孩子未来充满希望的气氛营造起来后,班主任再与家长就有关孩子的事宜做进一步的交流就显得顺畅多了。这两幅画也为老师和家长打开一道通门。

  周英老师以发生在班上的很多鲜活的例子,从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工作;实行个个击破,转化调皮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和学生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注意树立榜样作用,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去。坚持日常工作常抓不懈的态度,取得班级管理上的很大进步。她介绍说,“班主任要学会抛砖引玉。”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班风的培养与建设。班风,是本班大多数学生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同学们就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哪怕班主任老师所担的班不是一个很守纪律的班级,也可能是一个很活跃的集体,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这时,班主任老师让就要他们对班充满信心,自然而然,同学们对班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某班的一员。班主任老师还必须重视课外活动。一个班想要有凝聚力,就要利用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一致的事情,如校运会、班会课搞活动等,让他们通过活动彼此更合更团结。如在校运会期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彼此合作,没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在身。非运动员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如陪检录、拿水等,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每个班员都为在场上的运动员打气,班级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就会增强,促使班级团结进步。

  交流会上,姚平、张利龙、倪明华、石素瑄、白均华、汤明中等老师做了交流补充发言。他们希望老师们多听课,认真学习,重视经验积累,在工作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展现出来,积极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好学生,让社会、家长、学生满意。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