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6月3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主任审核员章景松代表认证小组正式宣布:“经过三天的审查,棠湖中学顺利通过质量认证”。至此,国家级示范学校棠湖中学的教育教学服务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白手起家到三年建成合格高完中,五年成为省级重点中学,十年成为国家级示范学校,从生源“低进高出”到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棠湖中学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不寻常路。带着第一次创业的辉煌,学校又投资2.3亿新建了现代化的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迈开了第二次创业的步伐。学校大了,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如何更好地满足家长和社会的要求,这个问题一直在校长黄光成的心头萦绕。
经过校行政会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教职员工意见,学校决定引进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采用ISO9000标准)。目前全球有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名校在内的500多所学校通过了ISO认证,国内一批高等学府也纷纷对ISO表示欢迎,棠湖中学是国内通过认证的为数不多的中学之一。
ISO认证,给学校教育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带来了重大突破。
(一)、以学生为中心
ISO2000版新标准突出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首先就是以顾客为中心。体系引进之后,学校上下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即学生是消费者,家长是监护人,老师和校长是服务者,学校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其服务对象包括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及上一级学校。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从学生出发,这是学校工作的宗旨”,黄校长多次在学校大会上强调,“教务处和政教处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学生、家长的意见能够及时得到传达,一方面学校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反馈意见,对于家长的投诉必须认真处理,如不能完成“学生及家长满意率99%以上”的质量目标,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学校保持交流渠道的畅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校长信箱、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多种形式直接向学校最高领导反映意见。
ISO的实施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定位,以往老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实行ISO后,全新的服务理念得以确立,学生和家长哪怕有一点微小的抱怨,学校和老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学生、家长反馈意见表明,引进ISO之后,教师态度更好了,服务意识更强了,学生和家长的满意率更高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满意度达到99.75%,对科任教师的满意度达到99%,创造了学校历史最高纪录。
(二)、过程管理,“阳光操作”
黄校长认为,在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管理中,虽然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但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经验,教学经验常常流于老师的个人“心法”,很多细节无法做到制度化和规则化,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在管理模式上,ISO9000标准强调“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分为招生与入校、德育过程、教学过程、后勤保障、督导评估等环节。学校对各个过程按照要求严格监控,杜绝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从而确保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一切管理都纳入了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走上了规范化与法制化轨道,按规章办事成了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共识,学校对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实现“阳光操作”,真正把依法治教落到实处。比如学校食堂的管理,采购、验收、烹饪、品尝,每一道程序都严格执行,并做好相应记录,确保学生饮食卫生,一旦出现了问题也能很快找到责任人。
(三)、不只追求高升学率
签定目标责任书的效果管理是不少学校采用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迫使老师常常只抓数字化的升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导致不少学生高分低能。棠湖中学编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了学校的质量方针——“因人施教,实现‘六会一长’(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学生品德、审美、健体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被提升到与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校的质量目标中除了文化学习方面的规定之外还有“学校体育及健康合格率大于99%”、“学生德育合格率99%以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率100%”等。体系文件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谨记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个过程之中,依照规程管理、监控,这就有效解决了现在学校普遍只重视升学率而忽视整个教育过程的问题,
(四)、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持续改进是ISO9000系列最重要的两大特征之一。体系文件明确规定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认证中心每年对ISO9001:2000(教育类)的真实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评估,不合格者取消认证,这为学校管理注人了全新的“改进”和“创新”理念。学校形成了严明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机制,学校从各部门抽调专人经培训组成内部审核小组,内审小组和领导层定期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召开管理评审大会,对于学校定期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纠正,并预防相似问题的再度出现。
(五)、铺设国际交流“直通路”
浙江大学教育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教授认为,加入WTO后,教育与国际接轨并不是单纯的课程接轨,更重要的是在管理机制上与国际接轨。而要改变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管理的国际认证。ISO认证作为国际通用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改变学校的管理机制,树立信誉度,为学校展开广泛的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棠湖中学长期以来坚持全面开放,面向未来,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0多个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ISO认证为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更广泛深入的交流铺设了一条“直通路”。
敢为人先,永争一流,棠中人用行动告诉世人:创新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敢于向传统管理体制挑战,敢于向自我挑战,这就是棠湖中学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精神源泉!我们期待着,引进国际管理标准之后的棠湖中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背景资料: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 1947年 2月 23日,其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ISO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的日常办事机构即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ISO9000”并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便是其中的一种。2000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是ISO在2001年正式发布的,它突出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并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它们是: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体系方法、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互利的供方关系。
ISO9000标准自 1987年问世以来,已被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它覆盖了包括航空、航天、金融、房地产、教育、科技服务、卫生保健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共行政管理、技术信息等 39个行业,其中教育属第 37类。目前全球有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名校在内的近千所学校通过了ISO9000认证,我国目前通过认证的学校还不多。但国际认证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教育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接受并采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