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川大附小“网上家访”引起各界强烈反响
《四川青年报》 2000年11月23日   时间:2000年11月23日 浏览数: 打印

  川大附小“电子邮件取代家访”,引起各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响。“家校联网”是否真的无懈可击?是否真能给教学以及家长们带来方便?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川师附小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早就有意创办类似的“校园网”和多媒体系统,但一直未付诸行动。现川大附小先行一步,且初见成效,看来,川师附小开通“家校联网”也是势在必行了。

  十二中一位高三班主任也认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异常重要,经常花时间打电话或不辞劳苦地进行家访,不如一封电子邮件来得快捷,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但盐道街中学一位老教师讲:“这么多年来,都是直接到孩子家里进行家访,多年的老规矩,现在却要以一封‘信’来取代,还真有些不习惯。先不说我们年纪大了学电脑有困难,就说这‘电子邮件’吧,光是跟家长‘通信’,也不见面,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还有人情味吗?”

  “家校联网”的开通,家长们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表示赞同的家长认为,上网交换意见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免了面对面的一些“套话勾兑”和某种尴尬。成都某公司主管李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常常因抽不出时间和老师交流而烦恼,现在随时可以上网,随时可以了解孩子的情况,的确方便多了。

  但也有家长提出疑问:不会上网怎么办没有电脑怎么办是不是为了这样的“邮件家访”还得搬台电脑回家某国企员工陈先生称,其实在家长群中离“电脑”、“邮件”、“信息”这些东西很远的普通工人还不少,在他们看来,一个电话、一次登门造访可能要更为方便一些。

  一位在政府部门上班的男士也称:“学校开通这样的网站,不可能每个家长都选择这种方式和老师交流,那么老师们除了传统的家访形式外,又多了一个‘邮件’,是轻松了还是更累了”

  石笋街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听说老师可以“上网和妈妈交换意见”后,显得有些担心:“是不是我做的任何一件事老师都要向妈妈‘汇报’?”据了解,存在同样疑虑的还有不少小学生,他们纷纷告诉记者,以前老师如果遇到自己的家长,一般都像聊天一样,“这孩子今天又干了些什么,”爸爸妈妈也不往心里去;但如果老师发信给父母,他们肯定又以为我调皮了。”

  成都七中一些高三的学生则认为,这种交流方式很方便,作为备战高考的学子,他们很希望老师家长为自己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文科班的小王告诉记者,她的班主任有一个电子信箱,妈妈常跟老师“通信”,以前回家爸妈爱唠叨“要抓紧时间,考不上名牌怎么样怎么样”之类的话,但现在没有这种情况了。她说:“后来听家里人讲,是老师连给我妈发了几封‘信’,那信我看过,言真意切,特别有说服力。”(沈伟 宿恒)

  

〖信息来源:www.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