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八年级举行“网络与青少年健康”讲座
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八年级   时间:2005年3月22日 浏览数: 打印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200。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也在2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PMP,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打铁’去了……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如果你很少上网的话,肯定莫名其妙,但就是这样的语言,它却已然在新旧文学的夹缝中产生,从网络世界延伸到平常百姓家了。它是否会影响我们身心健康呢?3月16日,带着类似的疑惑,在第二阶梯教室,我们八年级全体同学听取了一场关于“网络与青少年健康”的讲座。执讲者是科艺班家长、科艺班教育发展顾问罗英俊叔叔。

  

  

  更多图片…

  

  罗叔叔用最直观的方式——多媒体列出了他要给大家讲授的内容。首先,罗叔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技巧,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在我国的发展现况。在谈到“网络使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出现新危机”时,罗叔叔提醒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他讲到我们正处于各方面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渴望被承认和赞赏,网络的普及性和高速性给我们创造了良机,由于不具备较高的辨别力,自制力较弱,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取舍,易助长不良心理发展,甚至产生有悖社会的思想观念。不过同时,罗叔叔也给我们传授了上网安全十大法宝:

  1. 不要轻易给出能够确定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

  2. 不要轻易单独与网友会面,若真有必要,请约定公共场所会面。

  3. 遭遇不良信息时请勿轻易回复,请求助父母老师朋友。

  4. 未经父母,老师允许,不要轻易在网上发布个人照片,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5. 网上资料真假难辩,不可轻易相信。

  6. 单独在家时不要轻易让网友来访。

  7. 除官方网站、政府网站、门户网、校园网之外,其他社会网站的信息不可轻信。

  8. 经常与父母老师朋友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情况。

  9. 在不影响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控制上网时间,安全上网,上安全网。

  10. 不可把网络作为精神寄托,不可仅靠网络来缓解压力,应该在父母老师朋友的引导下走出困境。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想形成正常心理和人格,必须与社会交流,它不是虚拟的,也是网络不可替代的,一个人若沉溺于网络,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的不良性格,从而引发个人心理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对于怎样处理好上网和学习生活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上网的尺度,在我们心中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在此我们感谢罗叔叔的讲座,他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健康安全的上网路径,让我们受益匪浅。(文:高倩云 指导教师: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