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元月五日“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教科所所长、基教科科长、各课改实验县的教研室主任、教育股长及部分教师代表共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彰显新课程、新课堂、新理念,注重实效。研讨会一开始就进入课堂教学现场。首先,第一堂课是来自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郑桂华博士的语文课—《作文构思》,盐道街中学的特级教师卿平海在课后做了精彩的点评;同时绵阳分会场的教师也通过省教科所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做了交流发言。与会教师和领导对郑博士的精彩献课表示了一致的肯定。

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一)
第二堂课是由浙江省嘉兴市秀城实验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钟麒生上的小学数学课—《比的意义》。在这堂课上,钟老师以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比”,钟老师生动的语言使课堂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二)
原成都小学数学学会会长、高级教师高幼年对这堂课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特色鲜明,教学落实,是一堂优秀的示范课;德阳第一小学的特级教师张洪明也通过省教科所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做了交流发言,他说:这节课通过生活中的生动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比”无处不在。他同时还感叹道:网络教研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形式,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我们无需亲临成都现场,就在德阳本地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优秀教师的风采,学习到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

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三)
第三堂课是由青羊区理科创新实验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展示的创新课,其中包括生物教研组的康彦、周红老师讲解并演示的生物替代实验,物理教研组胡华铁老师讲解并演示的物理替代实验,化学教研组余劼航老师讲解并演示的化学替代实验。这些实验充分体现了理科教师在课改中的创新精神,为课改实验的推广和普及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四)
第四节课是由成都市38中高级教师崔晓章展示的创新体育课《弯道跑》,这节课在崔老师组织下,同学们一边运动一边积极思考,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提高了运动的技巧,生动活泼,动静有序,为体育课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后,在体育课现场四川省教科所艺体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邱永诚做了精彩的点评。

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五)
上午的四节课结束后,已是十二点过了,但是与会的代表们仍然精神饱满,纷纷称赞此次会议为大家提供了四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为各地深入推进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好教材。
下午的会议由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省教科所副所长苏洪曲主持,2点正会议继续进行,首先由福建师大教授、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余文森作题为《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走向》的学术报告。余教授在报告中就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介绍了国内“提高效率”的相关改革,如“尝试教学”、“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等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先进经验,为我省课堂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六)
余教授的报告结束后,与会代表分片区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和观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分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怎样实现”、“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应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如何更新教学手段,拓展信息传输渠道,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课堂教学评价的合理运用与课堂教学效益的关系”、“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全面、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了经验,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
研讨课链接:四川省教科所新课程研讨会:华东师大博士郑贵华《作文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