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战地日记:心碎的难民营
2001年10月30日    时间:2001年10月30日 浏览数: 打印

  白沙瓦是距阿富汗只有四五十公里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首府,在它以东约30公里的扎卢扎伊有一所难民营专门接收新近来巴的阿富汗难民并提供临时居所。当我几经周折来到这里时,深深地感受到了被战火驱离家乡的阿富汗人承受着什么样的痛苦和磨难。

  4个孩子没了父亲

  所有难民都住在简易帐篷中,帐篷内大多只有几床破被褥,几件肮脏的炊具,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一个几天前刚刚从阿富汗中部省份巴米扬来此的妇女在照看3个年幼的孩子。她说,她的丈夫6个月前在一场战斗中阵亡,她带着4个孩子几个月来在阿辗转几个省,经历了美国的空袭,最终逃到这里。她的大儿子还不到10岁,现在和几个成年人去难民营附近的联合国粮食分发机构了。她希望儿子能带回一些食品,分给弟弟妹妹们吃。

  面对镜头哇哇大哭

  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赤裸着沾满泥土的身体,在头巾蒙面、怀抱婴儿的妈妈身边哭个不停。严重的营养不良已使他的肚子高高凸起,与细小的双腿和双臂不成比例。当我把来扎卢扎伊途中剩下的半盒饼干递到了他手中,他呆呆地看着我,接过了饼干,慢慢停止了啼哭。但当我举起相机准备拍照时,镜头中的他眼神里突然充满恐惧,再次哇哇大哭起来。我真有些不知所措,只得向他安慰性地摆摆手,并急忙转向了别处。

  塔利班不准放风筝

  几个10岁左右的男孩子正在两行帐篷间的空地上放风筝,绿的,红的,虽然形状简单,也没有线轴等装置,但他们仍然兴奋地牵动着手中的线,扬起笑脸看着风筝在几米高的地方随风飞舞。在阿富汗,塔利班禁止了包括放风筝在内的一切娱乐活动。此时,在异乡难民营里放风筝的孩子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自由和欢乐,也许这将是他们今后对童年的最美好的记忆。

〖信息来源:www.sconl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