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文明其精神”,让学生成为知识丰富、学养丰沛、操守谨严、道德良好的人才,这自然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然而,“文明其精神”,其实是先要“野蛮其体魄”的,毛泽东就这样认为,他说:“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可见,“野蛮其体魄”之重要。
青年毛泽东对此有深刻的体认,认为体育就是人类的养生之道,甚至还把民众的体质提高到国家实力的高度,并对“国力衰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表示深深的忧虑———“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国力、武风,现在当然不必“可忧”,然而,“可忧”的居然是我们的年轻学子的体质,有每况愈下之势。
最新报告显示,目前的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了“一高三低”现象,即:身高和体重增加了,但正常的视力水平、生理机能和身体体能素质降低了,有些还是大幅、持续降低。原因,报告也指出了,认为除了缺乏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主要是大多数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普遍不足。这一现象,与日益“走好”的智力教育,恰正相反,打一个也许是不恰当的比方,是现在的学生体育教学渐趋“熊市”了。
坦率说,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现在普遍对体育不太重视。一些学校往往有意无意地“挤占挪用”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别是临近升学考试,索性把本来已经可怜兮兮的一点体育活动时间给“贪污”了;一些家长除了着意培养孩子将来参加竞技体育,打算“吃体育饭”外,大多数都认为“孩子不应该花过多的时间在体育上”,甚至把孩子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当作是“贪玩”、“不学好”。总之,要么是把体育当作“副课”,要么纯粹是把体育活动当作是作业之余的“脑力休息”。当然,这也是所来有自,毛泽东早就说过,“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乏于体。及其弊也,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可见,这也是固有之弊。
所以,毛泽东的一个教育思想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当然,他的这一思想,也是一以贯之的,认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是把体育喻之为“皮”,德智喻之为“毛”,德智都是“附”在体的那张“皮”上的。如果体育不振,德育智育也就无所附丽。他甚至认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宜以养护为主,而以教授训练为辅”,可见他对体育的重视。
现在,当然不能说已经不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了,但是,把体育当作“副课”却确是严峻的现实。一“副”之下,“一高三低”也就“应运而生”。
对此,谠言宏论当然必须,但是再好也没有毛泽东早年所说得那么直接透彻,所以,关键还是“起而行之”。
都说考试是指挥棒,考核是关键点。人都是理性的,可以据此引导老师和家长“趋利避害”,所以,如果能够在中考、高考中加大体育科目测试成绩的权重,就能有力地“迫使”他们为了增加成绩去加强体育锻炼。同时,也可以从对学校的“政绩”评定中加大学生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的考核,来达到促使他们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些当然仅仅是治标,但是,在现阶段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达到治本目的的情况下,这两个“权宜之计”也不失为“可行之计”,可以顺利地扭转体育的这一“颓势”,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能素质。
许多地方如今在这方面“动真格”了,通过考核和考试的改革,双管齐下。“野蛮其体魄”已被前所未有地重视和强化。可以预期,毛泽东所期待的“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野蛮其体魄”,正当其时!
编者注:
“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今世百科之学,无论学校独修,总须力能胜任。力能胜任者,体之强者也。不能胜任者,其弱者也。强弱分,而所任之区域以殊矣。”
――毛泽东 1917年 《体育之研究》之第四 体育之效
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有这样的批注:水击: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那时:指1916年
这句诗写游泳中透出了自信和豪迈。“自信人生二百年”——是言勤奋,珍惜时光,夜晚也当白昼使用,这样就会拥有两次人生的时间; “会当水击三千里”——典故出自《庄子》,是说定能施展鲲鹏之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重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