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德育安全处关于明确升旗仪式各岗位职责及学生行为规范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维护升旗仪式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纪律意识,保障仪式期间校园安全有序,结合我校初中部实际,现就升旗仪式各岗位具体职责及学生行为要求明确如下,请全体相关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一、德育年级组长职责
1.请假统筹与看护安排
升旗仪式前30分钟,收集各班主任上报的请假学生名单,并发在年级教师群,便于班主任核对和请假学生看护教师知晓;统筹安排年级教师负责请假学生的看护与管理(含考勤、安全监管),明确具体负责人。若有临时的学生名单,要及时与对应负责教师做好衔接。
2.看护职责与要求传达
向看护教师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其按时到岗,严格落实点名、秩序维护、安全监管等工作,确保请假学生不脱离管理。
3.看护地点明确
提前告知看护教师具体看护地点(如指定班级教室或年级办公室),避免因地点模糊导致管理疏漏。
4.现场巡查与秩序监督
学生到达操场后,全程巡查本年级学生的集会秩序、着装规范及班主任履职情况,对交头接耳、随意走动等不规范行为及时提醒纠正。
二、德育安全处职员职责
1.统筹协调与信息传达
常态化关注校团委等发布的升旗仪式通知,明确仪式时间、形式、流程及要求;及时将相关信息转发至各年级德育联系群,提醒班主任做好筹备工作,确保仪式按计划推进。
2.现场疏导与岗位履职
下课前,须按要求到达指定位置,窦升贞、孙卓才、谢翔翅分别到各联系年级楼层5楼开始往下疏导,谭蓉到科技楼一楼,张兰到东区林荫大道,疏导学生有序行动,劝导纠正不文明行为(如奔跑、打闹等)。仪式结束后,窦升贞、孙卓才、谢翔翅在各年级楼层一楼疏导学生上楼;谭蓉在科技楼一楼疏导,避免拥堵;张兰在东区林荫大道上疏导,避免学生奔跑等,确保通行安全。
3.现场巡查与监督记录
仪式期间,对各班级“快、静、齐”落实情况、班主任履职情况、楼层值日教师疏导情况进行巡查,对违规班级或个人及时记录。
4.突发应急与问题处理
现场处置仪式期间的突发问题(如学生身体不适、秩序混乱等),协调校医、后勤等部门提供支持;对现场发现的学生讲话、打闹等不规范行为,及时干预提醒。
5.总结改进与通报考评
每次升旗仪式结束后,结合年级组、初中体卫艺处等反馈情况进行汇总,报初中德育安全处主任;对表现优秀的年级、班级予以表扬,对存在问题的班级或个人(学生、教师)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通报,持续优化仪式组织工作。
三、班主任主要职责
1.提前告知与组织筹备
每次升旗仪式前,明确告知学生本次升旗形式(室外/室内)。室外升旗时,按时到班组织学生,确保全员到齐后有序前往操场指定区域,避免迟到、散漫;室内升旗时,提前调试电脑与音响设备,组织学生规范参与。
2.安全下楼与队伍管理
组织学生下楼时,强调“靠右行、不推搡、不喧哗”原则,引导学生按序下楼,下楼后迅速整队,杜绝出现学生拥挤、奔跑等安全隐患。
3.集会秩序与纪律要求
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后,根据现场指令指导学生调整间距,实现集会“快、静、齐”;仪式全程维持班级秩序,杜绝交头接耳、随意走动、嬉戏打闹等不庄重行为。
4.着装与礼仪提醒
提前检查学生着装,要求全员身着整洁校服,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规范佩戴红领巾,确保仪表符合仪式庄重氛围。
5.请假报备与学生看护
学生因病因事需请假的,须由本人或家长在升旗前向班主任报备;班主任汇总请假名单后,于升旗仪式前30分钟上报德育年级组长。学校或学部重大活动期间,按此要求执行。年级组长需将请假学生名单(含班级、姓名)发至年级组教师群,便于楼层安全值日教师巡查确认。
6.仪式后有序带回
仪式结束后,按学校指令组织学生有序退场、返回班级,途中持续关注学生安全,避免因散队引发混乱。
四、学生行为规范
1.按时集合与有序行动
下课后按照班主任或其委托教师的指令,按要求整理着装(穿整洁校服,初一、初二年级佩戴红领巾),有序下楼,不拖延、不打闹,主动到班级指定区域排队,服从现场老师指挥。
2.保持集会纪律
到达指定位置后,迅速调整站姿与间距,保持身体端正,不随意弯腰、下蹲;不携带零食、球类、电子产品等与仪式无关的物品,全程保持安静。若在升旗仪式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报告给班主任。
3.规范礼仪与态度庄重
国旗升起时,面向国旗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奏唱国歌时,声音洪亮、节奏准确、情感庄重,严禁小声哼唱、不唱或做无关动作。
4.请假与遵从管理
因病因事无法参与升旗仪式的,须提前通过家长或本人向班主任履行请假手续;获批后遵从年级组安排的看护教师管理,在指定教室或场所集中停留,不擅自离开或扰乱校园秩序。
五、请假学生看护教师职责
1.提前对接与信息确认
升旗仪式前主动与年级组长对接,确认所负责的请假学生名单(含班级、姓名)及看护地点,避免信息遗漏。
2.按时到岗与点名核查
在仪式开始前到达指定看护地点,对照名单逐一点名,确认所有请假学生到齐,对未按时到达的学生及时联系班主任核实。
3.秩序维护与安全监管
看护期间维持现场秩序,要求学生保持安静,不使用电子产品等与休息无关的活动;全程关注学生身体状况,若出现不适及时联系校医或班主任。
4.活动组织与结束交接
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习等安静活动;仪式结束后,方可让学生离开看护地点,并向年级组长反馈看护情况。
六、课间楼层值日教师职责
1.按时到岗与位置值守
无课时,提前1-2分钟到岗;有课时,下课后立即到达所负责楼层的楼梯口、拐角等关键位置。
2.安全疏导与秩序维护
主动引导学生有序下楼,提醒学生“靠右行、不推搡、不喧哗”,重点防范楼梯拥堵、推搡等风险,确保学生通行安全。
3.隐患排查与突发处置
实时检查所负责楼层的楼梯扶手、台阶等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若发现学生摔倒、身体不适等突发情况,立即上前处置,并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德育安全处,避免事态扩大。
4.课后巡查与情况报备
学生下楼后,及时巡查所负责楼层的教室,确认无滞留学生(特殊报备的请假学生除外)后,再及时前往操场参与升旗。
若有相关调整,按学部最新通知要求执行。
初中德育安全处
202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