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双流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德心共育力”建设,2025年9月4日下午,初中德育安全处组织开展了“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德育教研专题培训(二),聚焦初2025级起始年级新生适应性教育,以“聚焦习惯培养,提升德心共育实效”为主题,采用“主题分享+沙龙研讨”的形式,切实提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德育与心理协同育人能力,强化新生适应性教育成效,提高年级德育教研质量。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本次培训由初2025级德育年级组长苏冬冬老师主持,初中德育安全处主任袁成、副主任张虔立、副主任汪蓓蓓以及年级组长杨迤番老师全程参与指导。初2025级全体班主任、部分任课教师、德育安全处办公室职员及其他年级青年教师共同参会。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培训中,袁榕蔓老师以《初一新生前三周必备习惯培养路径与方法》为题作专题分享。她围绕新生适应性教育关键需求,提出“多则惑,少则得”的带班核心理念,系统阐述了“设担当、做培训、多沟通”三类分阶段培养方法,为班主任把握新生习惯养成关键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初中德育安全处副主任张虔立老师在点评中高度肯定,并指出其紧密贴合“德心共育力”要求,既关注行为规范养成,又兼顾心理适应引导,具备很好的推广价值与实践意义。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随后,程航老师以《如何设计与实施初一第一节班会课》为主题,从“破解新生入学焦虑、重建师生与生生关系、引导自主建班”三个维度,详细分享了班会课的目标设定、流程设计与互动技巧。通过“破冰游戏”促进关系融合,运用 “班规共创”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为班主任打造有温度、有实效的起始班会提供了清晰路径。初中德育安全处副主任汪蓓蓓在发言中鼓励老班主任持续传承经验、新班主任大胆创新,新教师积极学习,共同凝聚育人合力。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在沙龙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新生习惯培养难点”“班会课创新形式” 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带班实际分享困惑与经验,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形成了多项可操作的育人共识。

聚焦新生习惯培养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初中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德心共育力”专题培训(二)
最后,初中德育安全处主任袁成作总结指导。他结合培训主题和老师们的分享内容,进行了细致点评和现场演练,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掌握具体操作方法。袁主任强调,德育安全处将持续以班主任实际需求为导向,优化考核机制,整合工作任务,切实为班主任减负增效。同时,他鼓励全体教师将培训收获转化为育人实践,聚焦“三全育人”目标,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着力营造“能说育人理念、敢做育人实践、追求育人成效”的良好氛围。
此次专题培训紧扣初2025级新生德育工作重点,内容务实、研讨深入,既为班主任提供了可操作的育人策略,也为年级德育教研搭建了交流平台。未来,初中德育安全处将继续围绕“德心共育力”提升,持续开展系列培训与研讨活动,为班主任专业成长赋能,为新学期德育工作高质量开展筑牢基础,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初审/苏冬冬 复审/毛泽民 终审/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