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初中语文组科研课题《初中学生语文积累的实践与探究》 举行阶段性总结会
徐义林  时间:2005年5月13日 浏览数: 打印

  5月12日上午9时,我校初中语文组科研课题《初中学生语文积累的实践与探究》阶段性总结会在棠外会议室如期举行。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学校科研室左自伟主任、教务处朱玉彬主任以及与该课题有关的语文老师共20多人,会上,课题组长徐义林代表该课题的全体主研人员就该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了总结发言。

  该课题从去年12月开题以来,在学校科研室的指导下,在全体主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非常顺利,已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已养成了课外积累的习惯,语文基本素养正在形成。上个学期以来,各实验班级按照课题组的总体安排,落实了实验方案中的各项课外积累措施和考评办法。用《中学生语文素质积累评分表》和《语文课外活动积累记录表》进行每周的考评,期末进行总评折算成一定的分值记入学期成绩或学分。通过严格的积累检查考评,促使学生迅速形成习惯,把课外积累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自觉的完成积累的各项任务。

  2.课外积累培养起了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带动起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学生对课外阅读、课堂演讲、创办班报、诗歌背诵、成语故事、名言警句等方面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该课题开题以来出现的一个令人欣喜的局面,这就为该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本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实施十分对路。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本课题的研究与新教材的教学十分对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有利于新教材的课堂教学。(2).有利于新教材的“综合性学习”。(3).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4).有利于学生应试。

  4.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也有助于教师观念的更新。由于本课题的研究理论与新课标的理念是基本一致的,教师如果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仍然包着老黄历不放,就无法把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特别是当学生的积极性起来以后,如果老师的思想未能跟上,就无法适应新的教学,也不可能受到学生欢迎。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必须转变观念,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并有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预习情况等学情之后,就要精讲教学内容,压缩讲课时间,把作业尽量拿到课堂上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积累。

  在会上,与会领导和老师还传阅了7年级3班“星满天”文学社创办的班报,该报全部发表本班学生的习作,并全部由该班文学社成员负责设计、排版、编辑、打印等,学生的课外活动成果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与会领导及老师的好评。

  会上,朱玉彬和左自伟两位主任对该课题的阶段性成功予以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