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首次举办国际信息学“奥赛”
2000年8月16日   时间:2000年8月16日 浏览数: 打印

  【eNet消息】历经数年的争取和努力,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OI)将首次在我国举行。这也是国际信息学"奥赛"12年来第一次在亚洲地区举办。

  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OI2000)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于9月23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据悉,将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本届比赛,是历次参赛国家最多的。

  这次竞赛活动已经国务院批准。本届竞赛组委会名誉主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担任,组委会主席由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担任。组委会由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组成。

  组委会领导下的执行委员会下设科学委员会、技术支持委员会、后勤保障委员会、宣传委员会、活动委员会、市场拓展委员会等以及若干项目总监,各项筹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竞赛题目已由IOI2000科学委员会选出,并由刚刚结束的IOI科学委员会国际会议修改确认。除了正式试题外,还确定了候选题目。竞赛的评分将采用网络环境下的自动评测系统。据组委会透露,竞赛的后勤保障方面已基本落实。竞赛场地选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领队的住地选在五洲大酒店,选手住在凯迪克酒店。所有代表的住宿、饮食、交通等服务均委托中国国际旅行社承担。

  除了常规的竞赛之外,组委会还利用多国选手来华参赛的大好机会,组织他们与北京11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联谊活动。为有效宣传IOI2000的筹备情况,IOI2000组织委员会开通了官方网站:www.ioi2000.org.cn。

  组织设计了竞赛标识。由华表变形和中国书法"O"组成的图案,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表现了IOI的组合。

  据了解,IOI2000执行委员会今年5月从北京10所高校的几百名报名的大学生中,挑选出50名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作为IOI2000期间义务服务生,协助国外选手解决语言交流方面的问题和参与会务工作。

  本次竞赛得到了社会力量的积极支持。国内著名IT企业联想电脑公司将提供400台高质量的PC机供选手比赛和供领队翻译使用。其他IT企业也将提供相关设备。

  我国参赛IOI2000的8名选手已于今年5月选出。其中4名是国家队,另外4名是非正式队(参赛但不计成绩)。入选国家队的四名选手是,安徽省芜湖一中的张辰和徐静(女)、长沙雅礼中学的张一飞、福建师大附中的陈宏。入选国家二队的四名选手是安徽省芜湖一中的骆骥、上海市复旦附中的郭一、长沙一中的谢婧(女)和肖洲。这些选手都是几经选拔后产生的。此次担任中国代表队领队的是清华大学的邓俊辉博士,他曾经担任过IOI98和IOI99中国代表队的副领队。

  背景:

  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从1985年开始,我国就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中学生组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1989年,参加信息学奥赛。通过比赛,增进了国际交往,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作为国际"奥赛"五项之一,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发起,由来自世界各地20岁以下的中学生参加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项赛事,宗旨是在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科学,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机会,并通过比赛和访问学习主办国优秀的文化,加深对主办国的了解。

  这项竞赛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至今已举办11届,虽然历史不长,但是发展迅速,参赛队已由最初的13个国家发展到1999年的65个。我国从第一届起就组队参加,并取得好成绩。与此相适应,我国每年通过组织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吸引了数以千计的中学生加入到学习信息技术的行列中来。多年开展的信息学奥赛和即将在我国举办的IOI2000,对于促进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信息技术的教育,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扩大国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学“奥赛”的比赛方式是让选手在限定的时间内,用计算机编程方法解决给定的任务。优胜者将是具有创新能力、对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的知识有较广博涉猎的选手。

  此前,我国曾经主办过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国际"奥赛"。据悉,早在1994年,我国就向IOI国际委员会提出了主办申请。此次竞赛的举办权是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的。

  (www.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