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7月18日电(记者刘菁 周伟)今年的暑假是“减负”令颁布后的第一个暑假,孩子们真从补课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了吗?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仍有一些学生被无情地拉回课堂。有家长疑问:“减负”令咋不灵了?
记者在南昌一中看到,尽管半个月前就已放假,校园停车场里仍然摆满了自行车。教学楼里传出一阵整齐的诵读声,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在朗读课文《愚公移山》。高二年级的一间教室也是座无虚席,一位老师正在上数学课,黑板上写满了数学公式。与之相邻的一个教室里,则在上英语课。
一些中学的看门人“警惕性”很高,不准记者踏进校门半步。不过,在南昌实验中学校门旁的一块黑板上,赫然写着一则通知:从7月13日起,初二、高二年级早上7点40分开始上课。在南昌十六中,初二年级的8个班在上课,南昌二十四中、二十九中的初一、初二年级也在上课。20天左右的补课,学生必须交纳学费40元至60元不等。一些学校企图与“减负”令打“擦边球”,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说“补课”,便打出“暑期夏令营活动”的牌子。
今年年初,教育部再次就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提出了若干要求。“减负”令下达后,各地都对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然而学期里减了负,假期里却又在增负。一些学校强调说,毕业班功课紧,不加班加点就确保不了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就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不仅是一些中学有收费补课现象,一些小学也如此。在位于南昌市半步街的向荣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都在上课。据知情人介绍,这所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多数学生的家长又从事着个体经济,他们无暇看管子女。为了防止孩子假期四处乱跑、发生意外,一些家长便向学校提出了假期开课的请求。
教育界人士评析说,“减负”令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是光刹补课之风就行了。如何为学生们安排好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些安全、健康的活动场所,是“减负”工作的又一重要课题。
(中青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