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的未来更灿烂
2000年6月1日——写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   时间:2000年6月1日 浏览数: 打印

  北京西四北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子修一早就准备好笔记 本,跟着爸爸来到中国科学技术馆。“这是我在假日里第 二次来科技馆参观了。”张子修说,“这里所有的东西都 挺有奥秘的,丰富了我的课余时间。”“六一”前夕,中 国科学技术馆空前火爆,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纷纷到这里 体验科学的神奇,探寻未知的世界。宽大的三层展厅到处可见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专注的神情。

  今年的“六一”节有着特殊的意义。春节前夕,江泽 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他指出:正确 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我们常委同志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都要认真思考这个 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总书记的重要谈话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中小学生 的心,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 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将孩 子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成了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的共识; 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还自由的身心给孩子,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人们深刻感受到:在阔步迈向新世 纪之际,“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被赋予深刻的寓意。

  今天的少年儿童即将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 军。面对新世纪,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也是保证 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一代代传下去,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一代代传下去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超过3.67亿, 数量居世界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受保护和教育、 发展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 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前不久,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 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我 国第一本全面介绍和分析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蓝皮书。课题组从去年5月开始,在全国10个省市范围内的45个 区县,对4000多名6岁到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问卷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5个优势和4 个问题。这5个优势是: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 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 的社会参与意识;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乐于参加集体活动。问卷调查中暴露的4个问题是:部分 城市少年儿童很少参加家务活动;半数以上的少年儿童学 习超时,睡眠不足;少年儿童的闲暇时间过少;在少先队 组织及其活动中,少年儿童还没有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

  有关专家认为,蓝皮书提出的5个优势和4个问题比 较准确地概括了我国少年儿童的现状。由于我国现阶段的 少年儿童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整个社会又处于转型期, 竞争的加剧、就业的压力等对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盼望家庭的“独苗”能够百 分之百地成功,往往在子女教育等方面产生偏差甚至酿成 终身遗憾。当前少年儿童成长中出现的4个问题,主要原 因在于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孩子成长问题上的认识出现误 差。如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 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 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 目标,导致中小学生书包越背越重,精神压力也越来越重。 此外,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的缺陷,就业竞 争引发的升学竞争,也造成了“唯成绩论”的问题。

  针对少年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许 多重要措施。今年以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生减 负的规定,明确要求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行等级制,取消 实行多年的百分制,学校、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名 次并张榜公布。教育部同时对中小学原教学用书目录进行 清理,有39册教材被删除。上海、浙江、广东、河南等大部分省市区也下达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并 推出诸如取消留级制,不办重点班,小学一、二年级不留 书面家庭作业等措施。为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蚀,维护校园 秩序,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各地公安机关统一部署, 对学校内部和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取缔了 一批传播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的游戏机房、录像厅、书报摊等,打击了一批危害学校正常秩序的不法分子,净化了 校园环境。与此同时,如何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和 法律知识教育,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劳动和锻炼的机会等也 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教育孩子首先要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杭州天长小学校长何慧说,“好教师可以把厚的书本教‘ 薄’。”从1998年开始,这个学校抛弃了传统的以考 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手段的奖励方法,将评选“三好生”改 为评比“特长生”,结果全校有一半多的学生获得了各类 “特长生”的称号。许多过去默默无闻的小朋友脱颖而出,有的还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这个学校还要求小朋友“空” 着书包回家去,需要做的课余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而且 每个学生的作业各不相同,突出了针对性。孩子们在轻松 快乐中接受着学习。

  然而,像天长小学那样成功处理减负与提高育人质量 的学校目前为数尚少。更多的学校和家庭在思考:减负后 该怎么办?内蒙古教科所的一位老师感叹说:“每天,第 一批上马路的是孩子们,最后离开马路的,还是孩子们…… ”的确,在孩子们课余时间逐渐增加的今天,身处城市的 人们发现,当年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如今已经变成了歌舞厅迎宾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科学馆却改行挂起科技洽谈中 心的牌子……中国科技馆在“五一”节期间,共接待了 15万人次的参观者,“六一”节前更是人流如潮。为了 减轻展厅的人流压力,科技馆不得不采取减少售票点等办 法以控制人数。一位家长说,科技馆的火爆场面虽然可喜, 但也说明现在孩子们可活动的场地实在太少了。在一些地方,家长出于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和对孩子课余时间无去 处的担忧,宁愿花钱管孩子,于是形形色色的家教、补课 之风又在抬头。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 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 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作为明天社会的栋梁,家长、学校 和社会有责任承担起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 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在为孩子们减负的过程中,既不能放 任自流,更不能变相增负,而应千方百计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为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 他们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各级党委政府、 教育行政部门和工青妇组织也有责任积极创造条件,确保 少年儿童拥有更多的活动场所。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行动 起来,保证孩子们有充分施展个性和创造力的时间和空间。

  1994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一百对 “手拉手”少先队员时,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跨世纪 的一代,你们是下个世纪我们国家的主人。你们所承担的 任务将会更加光荣和艰巨。祖国和人民要求你们具有更高 尚的品德、更丰富的知识、更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你 们才能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希望你们有意识 地从各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 律的能力,长大后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成为国家和人民 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殷切的期望,更是深情的嘱托。 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我国万少年儿童,一定不会辜负党 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为了祖国更加灿烂的 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