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于1986年在火车上开始使用至今,以其卫生、方便、价廉等优势而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使用。
全国目前发泡餐具的用量在100亿只以上,其中仅北京就高达7亿只左右。这么多的东西,全国除北京和天津从1997年开始回收外,其它地方都没有很好的进行回收治理,全国的回收率仅3%—5%,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尤其严重的是,由于未及时加强管理,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景观污染,从铁路、航运到各旅游景区,随处可见白色发泡餐盒。这种大范围的白色污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为此,国务院下定决心在2000年年底前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面对这一禁令,污染严重的大中城市、运输系统以及旅游区,正在积极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并使产品质量、产量尽快适应国家有关标准及市场需求。
那么,一次性餐具污染究竟如何治理?新型环保餐盒由谁来担纲?替代工作又该如何开展?
发泡餐具被淘汰,什么产品来替代?
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难以降解,全面回收处理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国家经贸委6号令除明确规定全面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时限外,还提出了换代产品的基本要求,即具有易回收性和易降解性。新的可降解餐饮具国家标准已于1999年11月19日正式颁布,并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那么替代产品选什么合适呢?
快餐餐具是一次性消费用品,使用周期短,用量大,因此原料来源应立足于国内,尽量减少原料进口,避免对外汇的依赖性和对国际市场变化的不可控制。像纸板餐具,由于其原料以木浆为主,而我国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所以,大量制作纸板餐具不符合我国国情。另外,对一些原料组成复杂、质量难于保证的产品如植物纤维类,也应加强监督管理。
近几年,我国快餐业发展较快,全国快餐具的用量每年以6%以上的速度递增。从目前市场使用情况看,发泡PS餐具在近期内仍是快餐餐具的主流。全国现有拉片机130多台,每年PS原料用量在12万吨左右,生产能力在120亿只以上。聚丙烯(PP)类餐具的生产量目前并不大,只在铁路系统使用光/生物降解PP餐盒,用量在3亿只左右,但因在铁路使用效果好(质量稳定、便宜、易回收),已有不少企业在新上该类产品。纸板餐具和纸浆模塑餐具已有60多家,但是由于这些餐具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尚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大部分厂家处于停机状态,其生产能力估计在50亿只左右。其它类型餐具如草纤维类、全淀粉类虽有少量的生产能力,但还未正式进入市场,处于完善阶段,估计生产能力在5亿只左右。因此,从目前生产能力看已大大过剩,如投资建厂,必须考虑快餐具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问题,否则肯定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国家对食品包装容器的安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是目前新型餐具的检测都未按上述要求执行,特别是有些行业标准本身就有问题。
新型餐具的使用性能要求:
一个时期以来,开发新型餐具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好多单位并不了解一次性餐具的特殊使用要求,因而难于进入市场。一次性餐具一般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A.正常色泽,无异味,表面平整光洁,质地均匀,无条纹、划痕,无皱折、剥离,无破裂及穿孔;
B.清洁,无油污,无尘土及其它异物;
C.合盖、扣盖方便,整齐无偏离,不粘接食品;
D.保温性能好,90℃以上恒温30分钟后无变形、起皮、起皱,无渗、漏;
E.负重3千克,高度变化Ι5%;
F.合盖对折15次以上无断裂;
G.造型美观,拿、放方便,有适应不同需求的品种。
国家环保总局将治理“白色污染”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计划到2000年控制住主要交通干线和大城市“白色污染”增长的势头,全面禁止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袋,建立生产商负责的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到2005年基本消除“白色污染”。
哪种绿色餐具最具生命力?
根据以上要求以及铁道部近几年来对新型餐盒的大量测试和使用证明,生产工艺及安全卫生环保性能最稳定,价格也较占优势的是光/生物降解聚丙烯制品;其次是纸板涂膜型,其成本可用在餐盒上印广告降下来;纸浆模塑型由于当前生产工艺造成的前期环境污染较重,食品卫生达标代价较高,合格产品的成本难以降下来,随着卫生环保指标性能的达标,工艺日趋稳定,加之原材料价低,生产前期对外环境不造成重大污染,生物降解性能也好,其前景还是可以的,但需对农药、黄曲霉素残留量加强监督检验,完全达标后价格将会较高,大面积占有市场难度很大;复合淀粉模塑涂膜型(可食用粉类),目前正在铁路列车上少量使用,尚未大批量生产,性能尚需进一步验证,如能满足标准要求,在价格和降解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能开发成发泡型,则市场竞争力更为突出。还有一些具有光降解或生物降解性能的发泡塑料制品,如“光/生物降解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生物降解复方淀粉添加型聚苯乙烯发泡餐盒”,由于脱层降解速度慢,生物降解的机理不肯定,自然干拢因素多,加之苯乙烯低聚体的存在,因而在国家标准中未予考虑。至于纸板涂PE膜餐盒(也称“纸塑餐盒”),由于当前回收打浆过滤技术的提高,打成小块的PE膜可集中收集处理,对环境无大影响,也可包括在纸板涂膜类型中。目前还出现了稻麦壳发泡型,由于强度较差,食品卫生性能不清楚,也暂在国家标准中未予考虑。
因此,中国目前尚无一种新产品能在使用性能和价格上与将要被淘汰的发泡PS餐具相竞争。但是,随着换代工作的不断深入,性能价格合适的产品将不断出现。
有关专家指出,各地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认真对待一次性餐具的换代工作,选择原料稳定,性能可靠,价格适中,易回收、易处置或易降解的替代品,使“白色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新型餐具的研究开发生产单位,应在环境保护的大旗下,全面考虑一种新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及规模、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理化指标、使用性能)、价格以及使用后如何处理等诸多因素,做到餐具的重量尽量的小,有毒有害物质尽量减少,回收和循环利用的价值尽可能的大,降解速度可控,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