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号终踏不归路
《科技日报》 2001年1月22日   时间:2001年1月23日 浏览数: 打印

  继1月6日俄罗斯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签署“结束‘和平’号空间站工作”的政府命令之后,1月16日,俄罗斯航空航天局遵照政府命令宣布,“和平”号空间站将于今年3月6日坠入太平洋。区区10天的时间,曾在近15年光阴中创造过辉煌业绩而今千疮百孔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几番挣扎沉浮之后,无可挽回地将为这个当代科技创造的“神话”画上句号。

  “和平”号空间站在地球轨道飞行了近15年(1986年2月20日升空),这期间有106名世界各国的宇航员在空间站上工作过,完成了数千项科学实验,涉及生命科学、材料、天文、物理、药物、生物等多个学科,完成了23项国际科学考察计划,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和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1999年2月22日由宇航员带到“和平”号空间站的60枚鹌鹑蛋,在失重条件下有37枚孵出了小鹌鹑,但在完全陌生的太空环境中只成活了10只。接着在返回地面时由于飞船内温度过低和骤然进入地球重力环境,有7只鹌鹑夭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仍有3只活蹦乱跳的小鹌鹑回到了地面,为动物往返太空与地球探索了途径。宇航员们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了美国小麦的培育和收获实验,收获的小麦被带回地面。这项实验的意义不难估量,有专家预测本世纪20年代人类有望登上火星,有了小麦的成功收获,那么宇航员在往返火星的近两年的漫漫长途中的氧气和食粮问题,便有了解决的可能。

  人能不能适应长期的空间生活,这决定了人类能否离开自己的摇篮──地球。在这方面,俄罗斯医学博士波利亚科夫以自己的太空实践做出了肯定的回答。1999年3月10日,创造了在太空连续飞行时间最长纪录──437天18小时的波利亚科夫返回地面,不可思议的是,他竟无须别人搀扶自己从飞船中走了出来。而以往宇航员哪怕只在太空逗留几个月,返回地面时就会软弱不堪,得用担架抬出飞船。仅仅第二天,波利亚科夫就悠闲地在湖边散步了。在“和平”号空间站的400多天里,波利亚科夫尽管也遇到了体内钙流失、肌肉萎缩的问题,但是他一直坚持科学、严格、不懈的锻炼,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空间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位医学博士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远的将来在征服太阳系行星的旅程中,人类完全可以以完好的身心状态实现长期宇宙飞行,并在抵达目的行星后迅即投入工作。“和平”号空间站在近15年的飞行中可谓命途多桀险象环生。1997年9月15日,“和平”号空间站几乎遭到一颗美国卫星的撞击,当时两者相距不足1公里,这在宇宙尺度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了,以至宇航员们刻不容缓地登上联盟TM救生飞船,随时准备点火逃生。此前,1997年6月25日,“和平”号空间站与“进步”M─34货运飞船发生撞击,几乎致命的这次撞击导致光谱舱氧气外漏和空间站彻底断电。1997年2月24日,“和平”号空间站还发生了一起因氧发生器破裂造成的火灾,6名宇航员动用了三台灭火器,氧发生器烧光了火也灭了。这成为轨道飞行器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火灾。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负责人说,目前“和平”号空间站确实创伤累累,再也撑不下去了。这个重达130吨的庞然大物对地球轨道和地球居民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它的70%外壳受到了创蚀,设备严重老化,“空间站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即其任何一个系统都有权利拒绝运转”。空间站若发生事故,顷刻间会碎裂为成千上万个碎片,有的碎片会重达0.7吨,能轻易穿透厚钢板。

  “和平”号空间站已踏上自毁前程的不归路,但它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取得的科技成果将在国际空间站和俄罗斯今后的航天计划中得到广泛应用。(沈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