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加紧施压欲除眼中钉 米洛舍维奇前途堪忧
2001年2月21日    时间:2001年2月21日 浏览数: 打印

  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又成了国际舞台的热门人物。近一时期,西方加紧施压,要求将米洛舍维奇送往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战犯法庭接受审判;南联盟和塞尔维亚政府一方面表示不愿将米洛舍维奇引渡到海牙,另一方面又不断放出风声准备逮捕米洛舍维奇;而米洛舍维奇及其支持者则坚持拒绝西方及前南法庭的压力,认为这是对塞尔维亚人民的“集体犯罪”。一切迹象表明,有关各方围绕米洛舍维奇命运最后摊牌的时刻正在日益临近。

  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在巴尔干地区采取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强行灌输西方价值观念,其战略目的是把巴尔干纳入其势力范围。西方围绕米洛舍维奇所作的文章,就是这种战略的一部分。西方不能容忍米洛舍维奇及其政权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其“红色性质”,西方认为米洛舍维奇是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残余,必欲斩草除根;二是塞尔维亚民族捍卫其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意志和斗争被视为是对西方战略的一大威胁,而逮捕并审判米洛舍维奇,才能排除西方推行其巴尔干战略的一大障碍。

  以科什图尼察总统为首的南联盟新政府上台后,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和西方的关系,使南联盟的国际环境大为改观。但在科索沃战争问题上,新政府仍坚持认为,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军事侵略,是对南联盟人民的犯罪;在米洛舍维奇问题上,新政府强调,米洛舍维奇的罪行主要表现在政策失误、滥用权力、任人唯亲、营私舞弊、贪污腐败等方面,正因为如此,科什图尼察多次强调,米洛舍维奇应该在南联盟国内受审。从目前形势判断,在西方不断加大的压力下,米洛舍维奇恐怕难逃被捕的命运。至于西方能否把他引渡到海牙,则要看科什图尼察权衡利弊,作出何种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