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员拒绝公证 少儿才艺大赛也爆丑闻?
2001年10月11日    时间:2001年10月11日 浏览数: 打印

  10月10日热线消息 一场轰轰烈烈的省级少儿艺术才能展示电视大赛,最后的比赛结果竟没有通过公证部门的公证!而且比赛过程中不时有家长向本报反映,这场大赛有猫儿腻!

  作为山东省第二届“泰康人寿杯”少儿艺术才能展示电视大赛参赛选手的家长,田女士最先对本次大赛的公正性提出质疑。她说,按照8月23日上午的抽签结果,女儿是第九位出场,也就是最后出场。当时组委会也宣布,正式比赛就按抽签顺序进行。然而,26日正式比赛时,田女士发现第一个上场的是2号选手,1号选手则是最后一个出场,且她们在参赛节目双人舞表演中,有一人出现了严重失误,但评委竟给出了仅次于第一名的高分。田女士发现评分异常后马上对打分公正性提出质疑,但组委会总监未予理睬。

  马女士的孩子是参加本次大赛绘画组的选手,为了准备初赛,马女士精心挑选了两幅作品,卷起来后在粘口处贴了一块双面胶带,结果出来后作品被退回,马女士发现:作品根本没有打开,可是孩子却获得了参加复赛的资格。马女士告诉记者,参加复赛的选手至少能获得三等奖,参加决赛的选手至少能获得二等奖,所以报名费也随之看涨,初赛交30元报名费,而到了复赛便须交80元,决赛则涨到了150元。

  担任此次比赛公证的山东省公证处公证员也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最后他们拒绝在比赛结果上签字。公证处的隋主任在与记者联系时强调,当时他们曾要求组委会做出更正,但直到颁奖晚会,组委会也没有这样做,而是按照比赛时宣布的结果给选手陆续发了证书。可笑的是,有位多次找他们讨说法的家长竟收到了两张证书,前期收到的是比赛现场宣布的二等奖证书,后期则是组委会改过的一等奖证书。

  众多参加本次大赛选手的家长在向本报反映中不无忧虑地说:“以前曾听说一些成人大赛不时传出幕后丑闻,没想到现在也渗透到孩子的比赛中了,不知道这种结局会给参加比赛的小选手们造成多大的心灵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