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IT教育“连锁店”开到四川
2001年8月24日    时间:2001年8月24日 浏览数: 打印

  面对众多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求职简历,四川四凯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常超每每感到头痛。这些应聘者所学的计算机课程大多陈旧、实用性差,公司录用他们后,不能马上分配到急需人手的项目组去,必须花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培训,这严重制约着业务的拓展。

  “国内大学计算机课本的更新周期是5年,而IT业的技术更新周期是18个月,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总也赶不上实际的发展。”傅常超说。

  四凯公司8月初与印度最知名的IT教育机构———NIIT公司签约,在四川建立软件工程师培训基地。傅常超相信,自己以后不会为人才头痛了,这项合约将给四凯公司等IT公司源源不断地提供大批技术精良的软件人才。

  和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现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微软等公司相继把自己的软件生产基地设在印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印度软件业所创造的“神话”,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印度产业化的IT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质量软件人才。印度的大学每年培养出4万IT人才,而类似NIIT这样的公司,每年则为印度提供30万IT人才,成为印度软件业腾飞的坚实基础。

  NIIT这样以培训为重要业务的IT公司,也稳稳当当赚了大钱,并成为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此成功的先例,使四凯公司在收到NIIT的合作邀请后,很快就决定加盟NIIT的扩张计划。

  从记者获得的资料来看,可以用开“连锁店”来形容NIIT的商业运作模式,简单地说就是NIIT输出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四凯公司以区域合作伙伴的身份,为其在西南地区寻找愿意提供教学设施的机构并代为收费、管理。目前NIIT已在全球30个国家开了近2000家这种“连锁店”,上百万学生受益。

  “促使我们最后下定决心合作的,是NIIT所用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它可以做到使毕业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用标准的方法去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而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是学会了用可能的方法解决可能的问题。公司更需要前一种人才。”傅常超说。

  他以国内老一代程序员为例,这批人往往缺乏规范的培训,造成在编程时不注意标准化,甚至故意让别人看不懂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不利后果就是失去了团队精神、各自为战。而印度培养了大批一线技术工人,每个人具备独立单元设计能力,多人配合就可以完成大型软件开发,效率和效益非常高。

  NIIT向学员提供最短一年、最长4年的教育机会,记者从课程简介上发现,它所传授的知识的确紧跟潮流。NIIT的诀窍就是与微软等一流软件公司结成联盟,获得这些公司的最新技术资料,然后集中优秀软件开发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不断创造和改进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保证了教材最新最实用。

  “连锁店”已经首批设到了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6所大专院校,招生广告还没有正式做,前来咨询和要求报名的电话已经不少。NIIT瞄准的不仅仅是四川,而是中国这个巨大的软件人才培养市场,“连锁店”正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相继成立。我国何时能出现类似的培训机构,来分食这块大蛋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