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09:27,北京晨报)
汤浩余雯郭军
按上海市教育部门规定,暑假期间,各中小学校应向学生开放操尝电脑房、图书馆等活动场所。这个规定实行得怎么样?日前,笔者走访了闸北、虹口、杨浦区的12所中小学校,结果发现只有一所学校开放了全部活动场所。
学生想进门,就是进不了
烈日下,闸北区某中学的四五个学生拿着篮球在校门口徘徊。他们向笔者抱怨:暑假里,除了固定的返校日,他们根本进不了校门。“我们学校的篮球场很不错,可就是不让进校门;有时去体育馆过过球瘾,但一小时要15元钱,太贵了。”
笔者还发现,有些学校操场虽然开放了,但电脑房、图书馆却是“铁将军把门”。据一些学校负责人说,暑期中,图书馆对学生要开放五六次,但不少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特别是返校日;而许多学生希望能经常开放。至于暑假开放电脑房,更是一种奢求。许多学校不愿开放电脑房,主要是怕给学生弄坏,还有安排教师值班等问题。但有些学校电脑房对本校学生不开放,而面向社会作办班用,这就说不过去了。校长也有难念的“经”
校门为何难开,校长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和田路小学校长金礼福说,我们安排每周开放校门一次,并组织多名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暑期活动。但不少同学反映,学校安排的活动虽然丰富多彩,他们都愿意参加,但是次数太少,不过瘾。“我们也想每天开放,但难处很多,尤其是担心学生一不当心发生意外,学校负不起这个责任。且不说安排教师值班的难处,光是活动经费,一个暑假下来,少则要两三千元,多则以万元计,这些费用,学校从哪里开支?”某区一所重点中学教导处的老师诉苦道:“学校要开放大门,就少不了老师管理。可假期里,老师们都有各自的安排;加班费少,安排老师值班更困难。”
门开了,少人来,咋办?
在笔者采访的12所学校中,唯一“全部开放”的是芷江西路小学。这所学校安排老师轮流值班,保证所有活动场所每天开放,室内活动还配备了电扇,电脑房还开了空调。然而,除学校规定的返校日和兴趣小组活动外,平时来校活动的学生一天不超过10人,值班老师常常比来的学生还多。
学生们哪里去了?李校长认为,暑假时间长,不少家长让孩子住到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家里,老人心疼孩子怕出事,不让孩子来学校。此外,社区开展的活动也吸引了一批学生。由此看来,暑假里,不只是学校要开门,家长要支持孩子走出家门,还要研究学校与社区教育活动的资源共享和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