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特赦令”惹麻烦
2001年2月13日    时间:2001年2月13日 浏览数: 打印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权力即将“过期”的最后一刻,特赦了在逃17年的亿万富翁马克·里奇,在国内各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而在他的告别演出中抖出最后一个大包袱。据美国媒体披露,里奇的前妻向民主党提供了高达百万美元的政治捐款,这使他搭上了克林顿的“特赦末班车”。2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开始对克林顿特赦里奇一事举行听证会,这标志着国会开始正式调查所谓的“克林顿特赦丑闻”。

  ———编者

  

  同“国家敌人”做生意

  今年1月20日,克林顿在卸任前夕大笔一挥,匆匆签署了一份特赦令,对包括他同父异母的兄弟罗杰、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多伊奇以及白水案重要人物克杜加尔在内的约140人给予特赦。然而人们发现,被美国司法部列为十大首要通缉犯之一、已在逃17年的亿万富翁马克·里奇的名字也赫然出现在特赦名单上。

  里奇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1934年出生在比利时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41年为躲避纳粹迫害随家人辗转移民至美国。他靠从事初级产品如石油、铝材等贸易发家致富,为赚钱不择手段。在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期间,他私下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低价从伊朗购买了630万桶原油,随后以高价转卖,仅此一次就赚了2亿美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对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实施制裁,里奇趁机向南非出售石油大发横财;1983年,里奇受到美国政府的指控,罪名包括诈骗、偷逃个人所得税4800多万美元,以及与“国家的敌人”进行石油贸易等共51项。里奇还创造了美国历史上个人逃税额的最高纪录。如果他被指控的罪名成立,可能被判处300年监禁。为逃避惩罚,里奇于17年前仓皇逃往瑞士,至今仍在那里过着流亡但如神仙般的生活。目前里奇已获得瑞士、以色列和西班牙等国国籍,唯独不想要的是美国国籍,为的是避免美国政府将其引渡回国审判。

  给克林顿夫妇捐钞票

  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如何能够得到美国总统的特赦呢?自然有人怀疑其中有“猫腻”。近来,随着有关“内幕”不断被披露,克林顿夫妇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据悉,里奇获得特赦与他的前妻丹妮丝·里奇大有关系。丹妮丝本人是民主党的忠实支持者,与克林顿一家的关系也不错。她长期以来一直为民主党提供政治捐赠,且出手大方。在克林顿先后两次竞选总统、希拉里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时,他们都得到过丹妮丝大笔金钱支持。联邦选举委员会的记录表明,丹妮丝及其家人在1992年至2000年间对民主党的捐款超过100万美元。在2000年大选期间,丹妮丝共拿出了32万美元用于政治捐款,其中7万美元是给希拉里竞选参议员用的。

  “特赦丑闻”传出后,丹妮丝曾否认里奇获特赦与政治捐款有关,但最近她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承认,她曾请求克林顿“关照”里奇。

  布什政府要讨个说法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这一“特赦丑闻”,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1月24日,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伯顿对克林顿特赦里奇的动机、时机和理由提出质疑,并呼吁国会立即对这起有争议的特赦案进行调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也成立了专门小组调查此事。根据美国的法律以及惯例,总统特赦决定是不能更改的,但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布什政府司法部的律师们正在寻找否决这些特赦令的理由。新任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也对特赦令表示了不满。

  克林顿没想到在特赦令上匆匆签名,竟给自己惹来这么多的麻烦。上周他出面为特赦里奇一事进行辩护,强调丹妮丝的捐赠与此毫无关系。他表示,他是在咨询过司法部后才作出特赦决定的。

  里奇的律师奎因在出席8日的国会听证会时也辩解说,司法部对里奇的指控本身有漏洞,适用法律不当,不应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奎因同时也强调,他事先已向司法部通报过有关特赦里奇的计划。

  克林顿的特赦令虽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但从国会誓将这一丑闻查个水落石出的表态看,克林顿在卸任后暂时还无法过上清闲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