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亿造西部IT黄埔 刘积仁携东软落户成都
2002年4月9日    时间:2002年4月9日 浏览数: 打印

  

  4月2日晚,一向低调的中国软件巨子、曾创造出中国软件神话的东软集团(原东大阿尔派)董事长、总裁刘积仁乘坐经济舱悄然飞抵成都,然后秘密进驻都江堰,他此行与该公司的一项重大投资有关。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刘积仁表示,东软集团已铁定将西部发展重点放在四川都江堰青城山镇。

  3.2亿“东软”建校青城山

  2002年1月18日,东软集团与都江堰市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合约,决定投资3.2亿元在青城山前山门建造东软成都IT教育及软件研发基地,项目总占地1500亩,其中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成都)投资2.5亿元,占地600亩,预计6月18日破土动工,明年建成招生,最终达到8000人的规模。这是“东软”继大连、南海建立软件学院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至此,“东软”在全国的软件教育三角形构架已基本成型。而都江堰青城山镇亦将成为成都市又一重要的软件人才培养和研发基地。该市市委书记张宁生认为,该学院的建成将进一步调整都江堰市的产业结构,提升都江堰市经济的科技含量,同时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涌入将彻底改变城市的人才结构和消费层次,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血液和生机。

  着装随意而不随便,目光稳定,显出内心意志的坚定。在群峰环绕、林木幽翠的青城山,刘积仁谈吐智慧而洒脱,他对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兴地说,学院选址青城山是最正确的决定!他幽默地说,从青城山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中,我悟出了软件的“根”就在青城。他说,软件不仅仅是编制,更与音乐、美术、灵感息息相关,这里将会诞生中国最优秀的软件大师!

  随后,刘积仁先后拜会了成都市市长李春城、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李春城对“东软”落户成都感到十分高兴,同时希望东软能以学院为基地,吸引和稳定一批人才到青城山。柯尊平称“东软”是中国软件业的一面旗子,四川省政府将对东软成都信息技术学院尽力予以支持。

  三校互动“东软”欲称雄IT教育

  据了解,1999年10月,刘积仁先后跟随李岚清副总理出访爱尔兰和印度。同是农业大国,中国却比上述两国落后了大大一截,刘积仁深深意识到制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刘积仁所理解的“人才瓶颈”在于:一、IT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现有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设备很难跟上节奏,培养的学生不符合IT企业的实际需求;二、国内IT人才尖端有余,普及不足,难以形成协作优势。所以他下决心要创建一所每两周就要更新教材、学生在校期间就拥有自己的创业公司和项目的全新IT学院。

  目前东软已确定在大连、成都、南海建立大规模的软件学院,其中大连学院已于去年建成招生,南海学院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以三校为支点覆盖全国是刘积仁IT教育最基本的构想:“今后三校学生、教师互相流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取得最佳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也会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包括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

  据了解,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大连)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即取得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的称号,学院开展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教育,教育层次包括高中起点的四年制本科、二年制大专升本科、二年制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硕士、博士牷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同时,也开展面向企业在职人员的终身教育。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国际一流的校园环境,通过全日制的面对面教学,辅以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及丰富的交互式教学课件,使学生可以学习到国际前沿的实用计算机和电子商务知识。学院的办学特色为:实施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强化外语训练,保证人才的国际化;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态更新的教学内容,保证人才的实用化;以学生为中心的面对面教学与e-Learning相结合的创新素质教育,保证人才的个性化。

  学院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坐落在国家级软件产业示范基地———大连软件园内,校园规划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完成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按照国际一流水准建设的教学大楼面积达3.2万平方米,2.7万平方米的社会化后勤配套设施,2.1万平方米实践教学大楼。学生公寓实行全封闭式的小区物业管理,学生房间内配有电话、网络接口等生活学习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001年,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大连)在全国五省市举行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考试,首批1700余名学子(其中四川240余名)已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受益。

  据悉,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大连)今年仍然在四川举行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工作业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