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9时左右,莫斯科大劫案发生后,当时正在现场的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女记者奥丽加-切尔尼亚克立即用手机向外界通报了这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两天后,她和丈夫以及其他750名人质在俄特种部队的行动中获救。日前,切尔尼亚克在医院里接受了自己同事的采访,讲述了在那惊心动魄的60个小时的经历……
匪徒冲上舞台
23日晚事件发生时,切尔尼亚克同丈夫一起正在观看这场名为“西北风”的音乐剧,当第二幕刚刚开始时,按照剧情,几个身着军装的演员们正在舞台上跳舞。切尔尼亚克回忆道:“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一伙穿迷彩服的人,他们冲上了舞台。起初,我们还以为这是剧情的一部分。但是后来,他们把乐队从乐池里轰了出来,将他们同演员一起赶到舞台的角上,然后朝空中放了几枪,大喊着:‘我们是车臣人!’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有事发生了。”
人质“像狗一样”
在人质被扣押过程中,俄政府曾提出向人质提供食物和水,但遭到恐怖分子的拒绝。切尔尼亚克说,在随后的两天多的时间里,人们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仅有的一点饮料来自剧院里的小卖部,但数量少得可怜,一小瓶“芬达”要四个人分着喝。从23日晚到26日凌晨近60个小时的时间里,匪徒们仅向人质提供过一次食物:“每人一小块巧克力,就像喂狗一样。”起初,人质还可以在绑匪的监视下上厕所,但这项待遇也很快就被取消了。为了让人质丧失反抗能力,丧心病狂的匪徒们想尽办法不让他们睡觉。
随时要引爆“肉弹”
每当剧院外面有什么动静或是人质中有大的波动,女敢死队员们就会冲到大厅里,均匀分布在人质中间,将手放在腰间的炸弹上,威胁说要把整个剧院炸掉。整个过程中,绑匪们一直没有间断同外界的联系。一名恐怖分子曾用手机与外界联系,尽管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从口气上听得出来,对方是他们的上司。后来,保存在手机上的号码显示,这个电话是打往土耳其的。
男孩突然“发疯”
由于高度紧张与疲惫,在特种部队发动袭击之前,一些人质和恐怖分子已经变得有些歇斯底里。26日凌晨,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突然发疯似地站起来,把手中的瓶子摔在地上。如惊弓之鸟的匪徒们马上举起枪对他射击,男孩子和身边一名妇女中弹倒地。当得知在此次事件中共有100多名人质遇难时,大难不死的切尔尼亚克说:“感谢上帝,我们都活下来了!”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宛听雷·
45名俄人质死于枪击
晨报讯据法新社报道,莫斯科检察官29日称,在轴承厂文化宫发生的人质挟持事件中,有45名人质死于枪伤。这与此前报告说的117名人质均死于特种部队使用的化学气体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