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有关部门获悉,江苏省高考政策后年有望调整。据透露,2005年高考方案可能保持不变,但录取时则有可能调整为文、理分开划线,文理兼报的考生填报志愿必须注明是选文还是选理。这一动向立即在中学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江苏省首次实行3+1+1方案,5门课不分文理统一划线,在实际录取中给高校带来了不少麻烦,有的高校最后还是按照文理分开投档,如南京大学文科投档线比理科降了20多分,而清华、复旦则降了50分左右。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江苏3+1+1的政策旨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淡化文理界限,但目前看来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如果实行文理分开划线,将为高校录取带来方便,一定程度上也使目前高考政策更科学,但这也只解决了部分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各中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并不能完全实现自主选报科目,文理兼报的学生简直是凤毛麟角,如金陵中学文理兼报的去年还有56人,今年只有11人,南师附中去年有二三十人,今年也只有10个左右,更多的学校则是一个没有。一位孩子在某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儿子选的是物理和政治,这种选法在全校也是独一无二的,学校不可能单独为他开政治课,最后只好请了个政治家教,每星期花一个晚上专门辅导。一位重点中学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上课实行“跑班”,课表已经排得极其复杂,还是造成不少麻烦,选得多的课如物理,一个班有60多人上课,而有的课只有十几个人上,最少的只有几个,老师们戏称为“本科班”,“硕士班”和“博士班”。而有的学校索性就要求学生按文理报,对于少数坚持自己意愿的学生则反复做工作劝其改报。一位校长向记者倒苦水,按照各种科目的自由组合应该是15个班,但学校既没有师资也没有教室,没办法做到让学生自由选择,3+1+1的高考方案过于理想化,在中学实际操作起来太难了。此外,由于各科难易程度不一,造成分数悬殊,也使不少家长对高考的公平性提出质疑。有专家建议,能否按照各科难度系数采用标准分折算的方式,为每位考生重新打出一个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