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普通劳动者:“天之骄子”也需立足基层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4日 19:00)   时间:2003年7月25日 浏览数: 打印

  CCTV.com综合消息:7月里南方的天气是富有戏剧性的,骄阳似火与大雨滂沱交错而行。江西南昌市的大学生杨佳佳就在这样的天气里,开始了自己的假期。杨佳佳现在还在读大学二年级,他早就听说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容易,所以,他这个暑假没有回家,要看看找工作到底有多不容易。历经一番艰辛,找工作的经历实实在在地给他上了一课。最初,他是抱着月薪4000元的期望找工作的,但结果是,他得从最基层的推销员做起,底薪只有300元。

  杨佳佳就业面临的种种困难和现实,可能对于2003年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来讲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扩招、SARS、教育与市场不协调、社会因素造成的种种壁垒、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的落差……这一切都无法回避。更无法回避的是,随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相对于全国13亿人口和广袤的疆域来说,百万大学生仍是为数不多的人才。只是,在他们人生的舞台上,可能不会每个时刻都在聚光灯下。但只要你尽力演好自己的小角色,一样有机会赢得喝彩。

  我们的大学生还远远不够

  据7月6日的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目前已与工作单位签约的毕业生已经超过106万,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80%,本科生签约率为60%,专科生高职生的签约率为30%。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仍有100万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没有签约。那么,2003年大学毕业生60%左右的平均签约率,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大学生数量真的太多了呢?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尽管扩招以后我国适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例是13%左右,但是与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相比,如菲律宾、泰国,他们适龄青年进大学的比例都是30%以上,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尚远远不够。

  汤敏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大学生的问题,实际上全社会都有个就业难的问题。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部分职工下岗,党政机关也在精简人员,所以这些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岗位现在都在萎缩,传统岗位的需求减少。”

  那么,近几年真正发展比较快的就业机会在哪里呢?

   

  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

  据人事部统计,1999年到2001年三年期间全国各地通过公开考试考核,先后选拔高校毕业生46000人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到基层去不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就业思路,同时也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种人才支持,更是为农村地区增强了人才造血的能力。

  陕西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学任教。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或到企事业单位锻炼的,2-3年后经考核合格的录用到机关工作,特别优秀的可选拔担任领导工作,或充实到基层各部门。

  浙江绍兴县杨汛桥镇是一个3.2万人口的江南小镇。在这个镇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生近2000多名效力于当地的乡镇企业。人才为这些农民创建的企业的迅猛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个镇去年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7800多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从现实情况来看,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特别大,而且应该说特别迫切。大学生也应该意识到,不但是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需要基层。我们讲的“基层”二字应当指具体的事,小的事情,就是要去干实际的事,然后去干那些常人都觉得是小事的这种工作。”

  现在,大学学历已经不再是坐机关、进企业的天然通行证,而只说明你曾学过相应的知识。至于大学生的知识优势,还得在与其他劳动人口的职业竞争中慢慢体现,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中得到实现。教育赋予大学生的是头脑,是综合素质,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天之骄子”应当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社会中“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从小事做起,从低处起步,从基层立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成败得失,不断地积累,这才有可能不断地向人生目标进发。

   个人择业方向应当多元化

  大学毕业生,个人择业方向是动态的广义范畴。每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时,既要从求职角度也要从创业角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一个有事业心、有远大抱负的年轻大学生在制定择业方向时不应局限于找一份专业对口、收入高薪、安稳舒适的工作,更应根据本身的创业潜力来制订将来的创业规划,真正发挥和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国家工商部门出台规定,今年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如果从事个体经营只要不是国家限制的行业,自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申批之日起,一年内免缴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变更登记等多项费用,具体办法可到各地工商部门了解。

  在上海,最近一些华东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意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达77.6%,其中选择在IT业公共或居民服务行业创业的最多,各占20%。这项调查是在上海市8所高校,540名本科生中进行的。涉及金融、计算机、艺术、中文等专业。

  在广东省有很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其中包括对毕业生到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兴办企业,免征所得税三年。对毕业生兴办从事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的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两年等等。

  大学毕业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步入社会的开始:在历练中了解社会从中汲取营养、收获感悟、实现价值。正如一位热心网友所说:“美梦也许会成真,也许会成为泡影,但不管怎样,都会用我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因为我还年轻!”

  责编:刘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