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零点,夜幕下的江西省萍乡钢铁责任有限公司厂区显得格外安静。萍钢制氧厂1号制氧机组正进行为期5天的停机检修,一支25人的检修队已于20日晚进入了制氧车间。谁也未曾料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迫近。
“轰”、“轰”,随着两声惊天撼地的爆炸声响起,8月21日凌晨零点15分,制氧厂的1号空气分离塔突然爆炸。至22日下午6点,现场已救出伤员24名,找出死者22人。这是江西省萍乡市半年内继“3·11”烟花鞭炮爆炸及“8·4”烟花药料爆炸后发生的第三次重大恶性爆炸事故.
巨大爆炸声将居民从睡梦中惊醒,30多位居民带着手电筒冲到出事地抢救伤员
这是一座20多米高的钢筋混凝框架结构车间,转眼间被炸塌。笔者21日1点55分在现场看到:3210平方米的偌大厂房已是满目疮痍,摇摇欲坠的水泥支柱,被炸露的钢筋上挂着零碎的水泥块及其他杂物。车间四周的墙体完全炸垮,只剩下框架水泥支柱,一根横跨屋顶的大梁被炸倒在空气分离塔上,屋顶东面也仅仅剩下几块水泥预制板。
爆炸的冲击波使厂区里的玻璃全部震碎。一位消防战士告诉笔者:他们来到现场时,大树上还有玻璃碎片落下来。
离车间50米处的制氧配件大门被爆炸冲击波冲破了一个大窟窿,门锁已挤坏。制氧材料仓库办公室的门全部破碎,第二个门也出现很大裂缝。
爆炸声惊醒了附近几公里的居民。一位姓周的居民当时起来看了时间,正好零点一刻。后来从废墟中找到一个康巴斯石英钟,它的分针和秒针正指向零点一刻,分针针尖已炸弯。
事发后,萍乡市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30名官兵,10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零点50分,萍乡市公安消防支队30余名机关干部和士兵也赶到现场抢救。据湘东消防大队大队长李竹松介绍:他们赶到时,车间一片废墟,现场一片漆黑,四周一片哭喊。为了抢救伤员,他们用消防车车灯照明,坚持战斗18个小时,共抢救出7名伤员,用手挖出10多具罹难者尸体。
附近也有30多位居民立即带着手电筒跑到出事地点抢救伤员。其中有一位姓廖的退养工人带着两个儿子,到现场共找到3具尸体和5名伤员。
一块闷板保护了两位幸存者;同在爆炸地的她俩安然无恙,靠一支手电筒走出了黑暗
萍钢制氧厂于1971年建厂,地处萍乡市湘东镇星火村大坡里,有两个制氧运行车间,一车间为320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组,二车间有两台1500立方米/小时制氧机,分为1500-1号和1500-2号。爆炸事故就发生在1500-1号空气分离塔。
在爆炸发生现场,一台大型吊车在废墟中不停地起吊,近百名公安民警、消防队员、武警官兵和萍钢的职工在废墟中仔细清理搜寻,数辆医疗急救车停在一旁待命。受伤人员就近送到萍钢所属医院赣西医院治疗,部分重伤员被送到萍乡市人民医院急救。
笔者在现场遇到了两名劫后余生者。爆炸发生时,他们正在空分塔(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机器)的闷板下扒珠光沙(一种起保温作用的东西),闷板上另有10多名工人都站在空分塔四周。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将这10多个人当场冲死。他们俩因为有闷板抵挡,幸免于难,只受了一点轻伤。
8月21日上午,站在笔者眼前的制氧分厂的女工赖建兰想哭却哭不出来,她至今仍陷入深深的恐惧中。爆炸声响那会儿,她正从2号制氧机房走向3号制氧机房。脚还没有迈进3号房,耳边就听得“轰”地一声巨响,黑暗中只感到碎片向头上、身上飞来。凭着本能,她忍痛摸索着向前走……就在她感到无望之际,一道光束奇迹般地向她扫来。她的一位姓曾的女同事还守在2号空压机房里,光束就是从曾的手电筒中发出来的,她顿时感到了一种依靠。
这位曾姓女工是此次事件的又一位幸运者。爆炸时,她正守在2号空压机房,离事发的1号制氧机房不足10米,除了手臂被震飞的碎玻璃划了几道伤口外,她几乎没有别的伤。但她还是被巨响声震懵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猛醒过来,下意识地从抽屉里拿出备用的手电筒。正是这把手电筒让她和赖建兰走出了漆黑的现场,走到医院接受治疗。
据分析,爆炸因违反检修安全操作、液氧未排尽所致,而检修工是承包商找来的民工
早晨8时许,江西省省长舒圣佑、副省长王君也匆匆从南昌赶到现场,这是他们今年第三次连夜赶到发生在同一地方的事故现场。据悉,承包商博生冶金公司经理李小宝已被公安机关收审。包工头彭某闻讯出逃,公安部门已经展开紧急追捕。
在医院采访时,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萍钢退休工人说,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制氧机组检修要停机48小时,等液氧全部排尽后方能检修,检修后36小时后方能工作。这次检修违反了操作规程。再者,检修人员应该是本厂职工,不知为何承包给博生公司请来的民工。据了解,这次博生公司检修工人都是湘东镇附近的农民,以河洲村农民最多,因此,事故死伤人员也以民工为主。
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据车间部分工人分析,爆炸可能是因液氧未排尽引起的。江西省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详细调查此事。
到发稿时止,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