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从11月1日起自来水开始调价,居民用水涨了2角,特种用水涨了3角。事实上,调价前成都水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二;调价后,也仅排在倒数第三。有关人士预测,往后几年——
从宣布调价到昨日,5天过去了,成都市民已基本认同了自来水调价方案。
青羊小区的张太婆告诉记者,每吨涨2角,10吨才多2元钱,每月家庭支出也不会增加多少,大多数家庭应该能承受。
双桥子一洗车店陈老板则称,洗一辆车平均要用0.40吨水,高峰期一天要洗七八十辆,涨价后每月的开销要多出百元。陈说洗车店目前准备采用循环水洗车设备,以防水价再次上调。
记者在蓉城五金商店看到,封存已久的节水设备又悄悄摆在了显眼位置。位于永丰立交桥附近一节水器具商店的经理告诉记者,虽然节约用水时常在宣传,但水价的确便宜,每个月辛辛苦苦节约,算下来就几元钱,还要多用钱换设备,许多市民认为划不来。水价一涨,精打算盘的市民节水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成都市自来水总公司有关人士说,调价平稳过渡还因为实行了贫困家庭“先交后返”的补贴政策,使水价趋向更为合理。
水价可能还要翻番
过去城市公用设施领域一直由国家统一操控,实行低价微利运行。目前成都水价也仅能维持生产,根本不可能再生产。成都市公用局副局长刘继平告诉记者,日供水40万吨的成都市自来水六厂、B厂日前已在国内首次采取了BOT投资方式引进外资。
记者了解到,上述项目的投资方法国通用水务集团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有关负责人还参加了刚刚结束的西部论坛,表明两家国际集团对成都市场的重视。
有关人士分析,外资进入自来水领域,就意味着水价还要上涨。外商投资需要回报,而且回报的利润起码不低于银行利息。但是我们现行的水价并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定价,“物以稀为贵”的定律也不太适用。要达到能吸引外资的利润标准,似乎只有一个:涨价。据初步测算,此外资项目建成后,我们目前的水价还要翻一倍。
自来水公司左右为难
据成都市自来水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自来水成本还在增加,与目前实行的低价水不成比例。水价成本一般由原水价格、管道运输成本、水厂水处理成本、经营者利润、污水处理还原成原水费用等构成。而都江堰水源呈萎缩状况,又由于污染等原因,该公司入不敷出渐趋严重。
外资的进入是否意味着自来水公司可以摆脱困境,现在的问题是,假设外资水厂以高出一倍的价格卖给自来水公司,而自来水公司却不能立即调价,让老百姓来承担这笔费用,其间的费用差如何解决
水价调整历来要经过各级政府部门层层审批,并且还要召开专门听证会,自来水公司到时候的确会有点为难。
看来,最优化调整“市场价格”和“政府价格”之间的关系,是横亘在成都水价面前的一道坎。(四川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