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42家中央和各地媒体的代表近日在北京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文化娱乐报道上的经验教训,对当前部分媒体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之风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严肃的批评。
拒绝低俗文化,建设良好精神文明环境是各类媒体(包括网络)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尚秀云指出“庸俗的社会文化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之一。”
网络在快速传播信息的同时,往往也泥砂俱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田小穹认为,网络扩张心理恶习的作用引发了许多新的刑事案件。网上的一个情感调查也显示,现代人,尤其是触网一族,网络成为了他们上演情感走私、扩张自己心理恶习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触网一族应时时警惕网络扩张自己的心理恶习。
教师也是社会上的人,为了防止教师受低俗文化影响。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近年来,媒体频频报道教师犯罪现象,我们的教师怎么了?让我们来关注教师队伍的这些问题。
网上的言论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精神创造物,我们在提倡防止低俗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背后的心理问题。
1、面对体制的压力,教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滴血的“烂笔头”,现有评价方式使教师事实上只能围绕升学率、平均分等等打转,难以做到社会要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2、教师待遇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待遇情况各地不同,一些地方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横,造成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在职教师无法安心教学。
3、超负荷的工作量也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越来越关注农村问题,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还需要更多的改进,尤其是体制上的改进。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自身进行建设,不推卸责任,不自暴自弃。任何职业都有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尤其重要。只有教师都开始重视自身精神素质,才能有望提高公众对教师的信心。
我们的民族正在崛起,教师作为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延续的“播种者”,需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正向导向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舆论,民族才有希望,才能推动国家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