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翟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8000例,而实际感染人数估计超过50万人,艾滋病加速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国务院参事室今天举行会议,建议加快艾滋病防治工作立法步伐,呼吁全社会重视解决艾滋病问题。
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到1999年,全球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总人数达到了3430万。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亚洲的艾滋病患者5年后将从目前的600万人增加到800万人。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转入广泛流行期。近几年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几乎达到前10年的总和,流行范围也迅速扩大,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沈洁呼吁,加强对艾滋病的监测已迫在眉睫。她说,当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经吸毒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者约占70%,18-39岁的感染者占75%。近年来,在各类高危人群的哨点监测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人数明显增多,阳性率明显增高。
国务院参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张厚粲提出,防治艾滋病要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的策略,在提高民众自我防护意识的同时,落实好针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宣传教育是防治艾滋病的最佳办法。上海市政府参事、高级律师杨绍刚认为,要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视,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当前我国防治艾滋病的专门法律尚未制定,有些工作因为缺少强制和约束的法律作指导,执行难度较大。上海市政府参事彭万林认为,应尽快制定《艾滋病防治法》,依法明确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按法律要求,各司其职,这样既便于操作,又易于监督执行。
监测表明,静脉注射毒品和性病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助理刘康迈说,要采取坚决措施,严厉打击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活动,对于吸毒、贩毒者也应加大打击力度。
座谈会由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吕德润主持。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安部、卫生部、上海市政府参事室等部门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