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经济如何实现腾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追赶、跨越”目标如何实现?从8月23日至31日,省委、省政府反复研究、论证,最后确定了以“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水电、饮料食品、机械冶金、旅游”等6大产业为支柱,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以此带动经济全面发展。这是记者昨日从我省经济支柱产业规划总结汇报会议上获悉的。
省委书记周永康在昨日召开的总结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省委、省政府用整整7天时间把农业、工业、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省政府领导对农业和电子信息等6大支柱产业做了专题报告,这是对省委研究制定的“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四川发展的意见”的落实。
周永康还提出了重点要求——
电子信息产业:我们把电子信息列为四川的一号工程,下决心把成都建成中国西部的硅谷,把电子科大建设成美国斯坦福一样最有名望的电子技术大学,把绵阳建设成为军转民、民支军、军民共建的科学城。
医药化工:利用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基地在成都的契机,把传统中医药向现代医药转化和迈进,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开发新产品,带动“第一车间”(药材种植)的发展。
水电业:一是解决我们低水平用电问题。一是要继续通过业主滚动开发。二是已经建成的生产能力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让四川所有的企业都能用上最便宜的电,要让8500万人民用上全国最便宜的电。
饮料食品业:是6大支柱中最大的,也是人人都能使上劲的。但是,散、小、低的状况必须解决。无论川酒,还是川菜、川烟,都要既打老品牌,又创新品牌。品牌就是信任感,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
机械冶金:三线、军工企业为此打下了庞大的工业基础,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们要加大改革、改制的力度,形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具有竞争力产品为拳头进入国际国内市场。
旅游业以两条主线、四个层次加快发展:一条是三星堆、三国、佛教、道教等历史文化线,一条是国宝熊猫、九寨黄龙等精品自然生态线;以国际、国内、省内、城市周边四个层次重点发展,不再遍地开花什么都搞。
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周永康要求必须采取9大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分析今天、明天、省内、省外、国内、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不盲目发展,画饼充饥。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三是以人才为关键,通过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四是以机制增活力,在用人、用工、分配机制上进行全面创新。五是以科技为支撑。六是以品牌闯天下。七是以优势为依托。八是以重点带全面。九是以开放促发展,要创造全省8500万人人人都是开放的环境,成都市尤其要率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