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车站”养在“深闺”

方案设计者呼吁有识之士“慧眼识图”
看上去,它和城市的中心花园没什么两样,可在它的地下却是涌动的车流和人流。特别一提的是,来来往往的人和川流不息的车都按各自的线路行进着;它是一个日客流量为5万人的超大型汽车站,但却没有一般汽车站的嘈杂和忙乱。
这是广州一家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拿出的“环保型车站”设计方案(见图)。根据这个设计,车站80%的用地被绿化及城市广场覆盖。独特的双层结构将人与车的活动分隔开。汽车站内巨大的下沉式中央公园可以调节汽车站场内部的空气质量。汽车站除具备本来的中转功能外,还是可以让每一个市民享用、活动、游览的全开放公园。
该方案的设计者说,现代城市及建筑理念已经上升到任何一块城市用地都要同周围的环境有交流与关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站四周为墙所隔,不坐长途车的人则对之十分陌生。从这一点出发,他们的方案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而且,其造价并不比一般意义上的汽车站高。
遗憾的是,这样的设计方案竟“养在深闺无人识”。有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功能太超前,有的担心造价太高,有的对其实用性产生怀疑,至今这一设计仍未得到有关方面的青睐和赏识。
随着我国建筑用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和人们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体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建筑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些专家指出,中国的城市建筑缺少时代气息,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关单位应破除陈规,让这类建筑尽早面世。方案的设计者呼吁有识之士“慧眼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