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城市的毒瘤
如何处置全市数十个大中型不合格垃圾填埋堆码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环保局官员,得到的是令人沮丧不已的消息:没有什么好办法。
无可奈何的选择
市环保局水环境保护处廖世国副处长介绍,垃圾填埋堆码场的高污染指数渗漏液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堆码垃圾自身腐烂挤压出的,另一种就是堆码场周围的山水流入堆码垃圾,溶和垃圾腐烂毒液渗出场外。不管是哪重方式渗出的污染液,由于其污染指数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几千上万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本来要求凡垃圾填埋堆码场周围必须要有防山水渗入的设施,垃圾堆码也要层层防渗,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是按要求建设的。
廖世国说,由于一个垃圾堆码场的积累量均在几十万吨以上,重新搞防渗漏肯定不现实。唯一的办法是,在堆码场的排污处建污水处理池,把可怕的垃圾渗漏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但是,就是这一不是办法的办法,实施起来也几乎不可能:建一个垃圾污水处理池,需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动用如此巨额的资金去对付一洼污水,对某些领导来说,是一件相当心疼的事。
难以铲除的毒瘤
记者在万州手扒岩垃圾堆码场采访时,垃圾场管理人员介绍,待该区的垃圾焚烧场建好后,堆码场的全部积存垃圾将运往焚烧场销毁。
廖世国认为这一听起来相当不错的计划其实是一句空话。100万吨垃圾的运费就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若以每吨10元计算,就需1000万元!
而且,焚烧100万吨垃圾需要多长时间?就算焚烧场每天烧1000吨,也要连续不断地烧2~3年。何况新的垃圾还在不断产生,光焚烧这些垃圾的费用,恐怕环卫部门就吃不消。
事实上,这100万吨垃圾有可能永远堆在手扒岩下了。既然运走烧毁的可能性不大,就只有让其自生自灭。但难题又接踵而至:廖世国介绍,谁也说不清堆码垃圾要多少年后才不会再渗出有害液体(起码在100年以上),作为净化垃圾渗漏液的污水处理池,必须守着这堆讨厌的垃圾运行100年以上,这,又得需要多少钱呢?
廖世国说,其实,本市的所有垃圾堆码场都将陷入同样的困惑之中。每一个城镇的垃圾堆码场,都将成为难以铲除的毒瘤,让世人伤心却又徒唤奈何。
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长久地品尝我们亲手种成的毒果,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三峡库区的难言之隐
再过两年多,三峡库区二期水位将如期上涨,随之而消失的,不仅仅是大片的土地,还有垃圾堆。
廖世国介绍,长久以来至几年前,长江沿线的城镇都是把垃圾倾倒在江边,有些在洪水时被江水冲走,更多的则沉淀在江边,演变成固定堆积物。这些外表看上去颇象陆地的堆积物,其实一肚子坏水。千百种废弃物包在里面,长年发酵,将来江水一淹,有害物质将溶入江水,造成污染。这种污染可能会历经几十上百年。而这样的堆积场在库区沿线究竟有多少个,没人说得清。
国家计划对淹没线下的陈旧垃圾进行清底,不过,要消灭这些天文数字的污染物,时间和经费都将成为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