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悄悄“上岗”了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近期发表著名学者法布里奇奥·加林贝尔蒂题为《单一模式结束,中国在前进》的评论文章,对日本经济模式的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了分析比较:
在广阔的亚洲大陆上,正在悄悄地进行着“换岗”。世界人口的一半多生活在亚洲,这里的经济领导地位正在从日本转移到中国。这种转移早已悄悄开始,但只是到了跨越千年之时才成形,此时日本经济已肯定陷入结构性危机,而中国却平安地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
中国领导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拒绝人民币贬值是明智之举。正当亚洲地各种货币狂跌,使整个亚洲地区货币不稳定,危及中国竞争力之时,人们担心,面对人民币升值导致价格优势减弱的现实,人民币会垮下来。当时的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至今中国经济的竞争力王牌还是价格优势。相反,人民币顶住了,而且避免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国有企业等靠国家银行不断输液来保持生命这种结构上的大问题,也由于中国沿海经济的不断活跃而得到了补偿。
相反,当时在日本岛国,由于政治决策体制失灵,消费者失去信心,经济不断萧条。日本人由于老龄化、政治危机、企业裁员、失业增加、银行体系令人不放心而坚持不愿花钱。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力图以凯恩斯的办法,用加大公共支出来替代私人消费以解决经济问题。日本经济持续停滞使日本失去了在亚洲地区的地位,难以再起到地区经济动力的作用。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日本早已把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让给了中国。
今天的“榜样”来自中国,但这令人难以效仿,因为中国巨人有其特殊结构,与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大不相同。总而言之,每个国家将不得不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追随单一模式,是要冒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