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85%以上的古迹和景点遭蚁害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寄生在文物古迹中的白蚁繁殖、生长的高峰期。据专家介绍,四川省多达4科62种的白蚁,正给85%以上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近日,记者随有关专家到成都市部分景点实地调查。闻名中外的草堂寺很多木质结构的建筑已改换成了水泥结构,仅部分残留着木质板材。在杜甫生平展厅前,专家找到了白蚁蛀蚀的痕迹。白蚁在建筑物的内部活动,里边被蛀空之后,外表仍保持着原样,细看能见虫眼。专家用手在可疑处敲敲,里边果然发出空响。武侯祠、南郊公园等都遭受了白蚁不同程度的侵害。香火旺盛的文殊院,除地板、门窗、墙裙、柱子遭到损害外,部分明、清时期的珍贵经卷、历代名流墨迹已被蛀蚀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一些孤本、善本已无法修复。
调查表明,成都市望江楼的崇丽阁、德阳孔庙、宝兴红军亭、新津纯阳观、龙泉石经寺、江油窦 山、眉山三苏祠、青城山等景点文物均遭白蚁危害。大邑刘氏庄园的蚁患也曾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峨眉山洗象池以下部分庙宇局部蚁蛀严重,“飞来殿”已被白蚁蛀空。
四川气候湿润、雨水丰沛,适宜于白蚁生长繁殖,而四川省大量的文物古迹又是它们理想的寄居之所。目前,蚁害已遍布四川省8个地市州近百个区、市、县,每年损失达8个亿,若不加强治理,大批珍贵文物、古迹将随蚁害而永远消失。
据了解,对于防治白蚁,国家没有专项资金。体制改革之前,成都市白蚁研究中心还可以将治蚁列为科研项目,无偿提供服务;改革之后,研究中心面向市场、自负盈亏,无偿治蚁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白蚁繁殖的季节,也是杀灭它们的良好时机。有关专家建议,打破古建筑单位归属界限,组建专门机构,专款专用,统一行动,将白蚁最大限度地灭绝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