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从制度入手,解决干部的‘能下’问题。”这是中组部副部长兼人事部副部长张柏林在正在举办的“人才战略研讨班”讲话中表示的。他说:“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一个干部一旦被提拔担任领导职务,除非犯有严重错误,否则就下不来,直至退休。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领导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必须从制度入手,逐步加以解决。”
张柏林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为选不到合适的领导人而苦恼。一个领导职位、特别是‘一把手’的职位即将空缺时,有些同志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是合适的接替人选,但根据考察,这些同志并不合适,真正找到一个上下都满意的人选有时很费劲;也有的同志被选拔到更高一层的领导岗位后,发现他工作起来很吃力,不适应,要以影响工作为代价,使他逐渐适应、成熟起来;也有的上来不久,就发现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个别人甚至有严重违法乱纪问题。”
他说:“我们有4100多万干部,可以说人才济济,领导人才也很丰富。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用人机制还存在一些弊端,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当前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方法不够完善,形式单一,有的不按程序办事,甚至弄虚作假,致使考核结果有时失实,导致用人失察失误。如有的担任了较高的领导职务后,发现了严重问题,这方面的教训很深。”
中组部日前已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张柏林表示,下一步还要着手研究制定领导干部任期制、聘任制、辞职制及其他各项配套措施,推进干部“能下”,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一些地方对在一定数量的知情人参加的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30%,或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票超过20%,并经组织考核,确属不称职的干部,采取免职、降职、待岗、改任非领导职务等多种办法予以调整。 (邓琮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