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墙”将矗立蓉城
2001年5月14日    时间:2001年5月9日 浏览数: 打印

  由四川省青年雕塑家杨宏、唐立夫妇担纲雕塑设计制作,一幅长100米、高4米,集中展示巴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巴蜀文化墙”雕塑工期已过半。昨日,记者在位于成雅高速公路起点处的制作现场看到,该雕塑墙前40米1:1大样已完成,工作人员将分段进行翻制、雕刻。

  据悉,年底该雕塑墙竣工后将成为省委党校文化广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选择四川先贤们的伟大创造和开辟之功雕塑成墙,不失为一种高瞻远瞩、意义深远的创举。据杨宏、唐立夫妇介绍:“我们选择在四川历史长河中有典型意义又富有艺术色彩的10个重要片断组成“巴蜀文化墙”,分别为《青铜三星堆》、《李冰治水》、《蜀都赋》、《诸葛治蜀》、《诗酒风流》、《扬一益二》、《大江神臂》、《湖广填四川》、《保路运动》和《光耀巴蜀》。各个画面依据历史时期排列,同时又有相对集中的文化意韵,是编年和主题性的有机结合。”

  在制作现场看到,该文化墙大样的气势已初现端倪,《诸葛治蜀》篇章“君臣议事”中刘备、诸葛亮、关羽等9个人物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杨宏说:“整个作品的定位是浮雕,但由于传统浮雕造型单一,立体感不强,我们在创作上又大量运用了圆雕等技艺,使作品人物生动形象,层次感立体感强,很具视觉冲击力。”一旁的唐立接着说:“我们的作品就是要让各阶层的人士都接受,不能太抽象,又不能完全写实。因此我们在设计手法上既要保留艺术的特征,又要通俗易懂,突出文化墙的公众艺术性。”

  为“巴蜀文化墙”撰写《巴蜀文化赋》的省作协副主席何开四这样评介:“《巴蜀文化墙》把巴蜀文化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采用艺术方式全方位展示,整个雕塑是一个个片断,但又浑然一体衔接自然,有情节可看性强,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