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征集评选形象大使已经开展两个多月了。巩俐、余秋雨、濮存昕、流沙河、金庸等候选人浮出水面;但同时浮出水面的是另一种愈来愈强烈的声音:当代究竟谁能代表杜甫的形象?
■杜甫草堂:“形象大使”只是一种说法
今年3月以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百万重金打“杜甫牌”,推出征集影视剧本和评选形象大使活动。
成都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创作的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
此次杜甫草堂博物馆征集的作品如下:电影剧本一部,时间长度105分钟,奖金20万元人民币;电视剧本一部(不低于十集),每集长度30分钟,奖金共计20万元人民币;交响音乐史诗一部,奖金30万元人民币;杜甫传记一部,不低于20万字,奖金5万元人民币;杜甫草堂博物馆馆歌一首,奖金5万元人民币。
最近,杜甫草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丁浩、吴英智等告诉记者,他们评选形象大使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杜甫草堂,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据他们说,现在来杜甫草堂参观的大多是当地的学者,而许多年轻人则找不到感觉。
事实上,从参观人数来看,80年代年平均参观人数200万人次以上;而90年代以来,参观人数大大下降,年平均参观人数只有90万到100万人次,尽管每年门票收入高达1000多万元。
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增强杜甫草堂吸引力的措施,评选形象大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多数候选人:我们不适合当形象大使
据悉,通过网上投票,目前已经选出了50多名杜甫草堂形象大使候选人,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巩俐、余秋雨、濮存昕、流沙河、金庸等人。
5月8日,记者给濮存昕打电话。正在去山东路上的濮存昕告诉记者:“我认为,我并不适合做杜甫草堂的形象大使。”
流沙河能够入选,不仅因为他是著名诗人,而且还因为他是四川人。但他也委婉地表示自己不适合当形象大使:“我的确不合适。这不仅因为我年事已高无力担此大任,而且还因为我觉得自己与诗圣杜甫相距甚远,尽管我写的新诗有点儿影响。对建议我当草堂形象大使一事,我感到压力很大,也感到惭愧之极。我并不是推诿此事,我只是惭愧而不敢担此重任。”
记者和余秋雨联系未果。
巩俐则是唯一公开表示愿意担任杜甫草堂博物馆形象大使的人。她说,目前杜甫草堂的人员没有和她联系,但对给四川成都有文化底蕴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做形象大使很感兴趣。
然而,据说,巩俐连什么是杜甫草堂都不知道。于是,她遭到了剧作家魏明伦的批评。魏明伦认为,巩俐担任杜甫草堂形象大使不是最合适,她连杜甫草堂都不知道,怎么做形象大使?应该找一个与杜甫草堂至少有点关联的人。他奉劝大家,不要老认明星,让明星脸取代一切,这样做会引起反感,没什么道理。
■作家学者意见不一
5月9日,著名作家刘心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主办单位肯定没有选杜甫替身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宣传,为了增强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吸引力。我认为,合适的人选需要符合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跟诗歌有点关系;第二,必须有很大的公众的知名度。”
据悉,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周维扬表示,至于此人是文化人还是娱乐界明星都不重要,关键是他要符合草堂形象大使的条件,最终人选将邀请有关专家公开评选出来。
据报道,四川一位离退休老干部认为,草堂征集评选形象大使是因过去宣传不够而甩出的“新闻炸弹”。他认为,现代人不论是大牌明星还是文化名人都不适合做草堂的形象大使,因为杜甫的诗圣地位是谁都不能取代的,杜诗这一文化遗产更不需要靠形象大使去继续传播。
■“杜甫本人”:这形象大使究竟是什么玩意
有趣的是,上海《青年报》记者宋元模仿杜甫口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死了1000多年,早是一把枯骨,听到新名词我就“头骨发麻”。先琢磨一下,这“杜甫形象大使”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若说是文书吧,我没闲银子聘;说是代表,则代表我写的诗,都是假货;说是经纪人,我一生沉郁顿挫,也不做买卖。其他如书童、师爷、管家……就更不像了。
按理,这形象大使总得像我,但人家杜牧再像我,诗评家也不过叫他“小杜”。
我看,现在这“形象大使”炒得这么火,如果一定要给它定位的话,那倒应了后生小子苏东坡的一句戏语:“大肚(杜)之下有小肚(杜),小肚(杜)之下翘然而杰出者……”那就不用说了,当然是这“形象大使”喽。
■代表杜甫形象的只能是杜甫
李白写过这样一首诗,活脱脱描绘出了杜甫的形象:
饭颗前头遇杜甫,
头戴笠帽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只为从来作诗苦。
当今的文化人又有谁是这种形象?当今又有哪位文化人有杜甫那种穷困潦倒、忧国忧民、诗成珠玉泣鬼神的形象呢?
看来,杜甫草堂最适合的形象大使应该是杜甫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