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进价4300多元的1.5匹名牌冷暖空调售价不到4200元,你信吗?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日前,位于普陀区的某商城因在媒体中刊登低价促销的广告,受到家电厂家的质疑,最终不得不在广告中公开致歉,其中的是非曲直耐人寻味。
低价受质疑商家终致歉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五一”刚过,这家商城在本市媒体上打出其“空调节”的宣传促销广告,专门注明了三菱电机、富士通、春兰、乐华等空调品牌的售价,其中1.5匹冷暖挂机乐华仅售2079元,春兰售价2749元,富士通3699元,三菱电机4139元。“明码标价”的广告公开刊出后,立刻引发同行和生产厂家的关注。
三菱、富士通等厂家认为,广告上公开刊登的零售价明显低于一般市场的零售价,将引起市场价格混乱。而商城认为,商家有促销的自由,且市场上的实际成交价格比广告刊登的还低。争执之下,该商城做出让步,在几天后刊登的另一则广告上,向厂家表示道歉。然而,道歉之余,商家并不准备“收山”,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出了新的“无底价销售”举措,各家电连锁店、大卖场和市场最低价就是该商城的售价,价格战进一步升级。
卖一台赚多少听商家算笔账
商家要促销,厂家要保持市场价格,究竟谁对谁错?商家说,竞争太激烈,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该商城空调部负责人向记者交底,商家相互竞争已使大部分空调零售价远低于进价,商家只能从年终返利和安装费中赚点小利。举个例子说,一台三菱1.5匹冷暖挂机,商城的进货价是4390元,而销售价只有4200元,有时4180元也卖,一来一去亏了200元。厂家与商家间有个口头承诺,到年底销售到一定数量,每台可获返利150元到160 元,这样算,每台还亏损40元到50元。这就要从安装费上打主意了。每安装一台空调,商家可获得厂家支付的150元安装费,扣除实际发生的人工费、运输费、仓储费等,还有约一半的结余。这样,加上返利和安装费,商家销售空调实际每台可得利润在30元至40元左右。
售价低于进价不利商业发展
售价低于进价的现象岂止发生在空调领域,在彩电等其它家电领域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圈内人士坦言,商家费尽心机到头来大多当了回搬运工的角色。目前,由于商业资本的实力还十分有限,包括永乐、国美等家电连锁企业,真正能实施买断经营的还仅限于极个别品牌的个别型号,大多还是先销售后结算,售价低于进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商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极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