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场早已开始的美国人的战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   时间:2001年9月14日 浏览数: 打印

  昨天,9月1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宣布战争已经开始。“我们会像战时一样还击。不单是对一个人发动一次攻击,还将是一次长期抗争,我们要全面作战。”(《楚天都市报》2001年9月13日第3版)作为军人出身的国务卿,他发表这样的言论一点也不奇怪。由于小布什内阁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军人出身,我们也不怀疑美国这样做的可能性。不过有一点国务卿可能错了,那就是战争早已经开始,而且是美国人的战争。

  从电视画面上看,恐怖分子的撞击行为极具艺术色彩,如果没有电视解说,会让人误以为是《真实的谎言》的续集。在美国的恐怖大片中,各国的青年已经多次领教过这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场面。如果说恐怖分子与美国的电影导演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世界贸易大厦的爆炸更加逼真。所以,我说恐怖分子从美国影片中获取了灵感,相信没有人反对。这些年来,美国的文化以大制作的恐怖电影为代表进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各国青年的消费方向。如果恐怖分子经常光顾电影院,相信对美国导演的手法会相当熟悉。这次世界贸易大厦和五角大楼被撞击,首先应该归功于美国主流文化的熏陶,归功于好莱坞导演们的悉心指导。

  据说,这次参与袭击的恐怖分子的驾驶技术也来源于美国,是美国的技术手册帮助恐怖分子控制着飞机。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劳夫特说,劫持客机对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实施自杀攻击的几个恐怖分子是在美国接受飞行训练的,联邦调查局已查明大多数劫机者的身分。(人民网2001年09月13日 15:59) 也许消息不完全可靠,但至少有一点是真的,就是美国曾经训练过多批恐怖分子,用于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抗击美国的敌人。希望美国的情报局查一查自己的训练名单,看看其中是否有可以怀疑的对象。据说被美国视为头号恐怖分子的本·拉登曾经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座上客。不过,本·拉登先生已经否认参与了这次袭击事件,那么,会不会是本·拉登手下的人所为?如果是的,这一笔账也应该记在美国人的头上,因为有什么样的老师,必然有什么样的学生。写文章应该有真凭实据,现在美国的情报系统还没有发布犯罪嫌疑人的名单,对犯罪嫌疑人的背景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像这样高超的技艺,其发明者非美国人莫属。正是美国人多年来在世界各地艰苦的训练活动,才造就了一支善战的恐怖队伍。从美国大漠深处的实验室,到游弋在各大洋的航母战斗编队;从衣冠楚楚的中央情报局暗杀小组,到武装至牙齿的海军陆战队,美国的技术震撼着世界各民族青年的心。谁不想跃身一试,显示自己的威风。只不过,这一次使用的是民用飞机,而且瞄准的是美国本土的目标,真是抱歉。

  虽然每个青年都有驰骋疆场的雄心,但未必有杀人的胆量。特别是面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并不是每一个青年都会按下武器发射的按钮。但美国人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无论是伊拉克还是科索沃,美国人只要插上人道主义的大旗,就可以狂轰乱炸。在红外摄像机里,民用桥梁,低矮的农舍,难民车队都可以成为袭击的目标。这种带有游戏心态的美国杀人机器通过世界最先进的传媒及时地呈现在各国青年面前。原来杀人是如此的好玩,没有痛苦,没有哀伤,没有鲜血,没有恐惧,甚至还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奖赏。在对南斯拉夫数十天的轰炸中,有多少青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念,有多少愤怒的人决定投入到杀人者的行列中。那些失去家园的父亲,那些无法保护自己妹妹的哥哥,那些无数屈辱地活着的人,能不以美国青年为榜样,铤而走险吗?

  所以,我说这是一场美国战争,一场早已开始的美国战争。当世界的其他地方歌舞升平的时候,那些丧失理智的人已经在美国蓄势待发。他们有来自美国的灵感,拥有美国的技术和装备,并且早已从美国人身上学到了冷酷和胆量。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这一天终于来了。

  而美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眼前。他们正在用NMD、TMD编织一个个美丽的梦。可是等他们清醒过来,梦已经破碎,灾难就在眼前。那些奉行原教旨主义的美国人认为,上帝偏爱美国,他们重又唱起了《天佑美国》的赞歌,但歌声中已经充满了忧虑,充满了哀伤。

  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也许是清醒,但也很可能是丧心病狂的新一轮恐怖战。最近披露的马里兰州的细菌战实验室或许会给恐怖分子新的灵感。说不定在哪一天,纽约街头的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倒下。

  天佑美国。

  人民网 2001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