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基尧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程将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规划实施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结,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根据各受益地区获得的水量,按比例分担工程投资
本报北京11月14日讯 记者江夏报道: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经过近50年的勘测、规划、研究和论证,南水北调的前期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目前情况看,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具备了在2002年开工建设的条件。经过5—10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将可以开始发挥效益,造福人民。
张基尧说,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规划报告已经进入汇总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全部完成,并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上报国务院。
根据中央的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将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规划实施。目前,确定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三先三后”原则为指导,认真做好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节水规划要点》、《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和《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均已完成,并通过专家的审查。
———以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成果为依据,确定调水工程规模。水利部组织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和《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已通过专家的审查,《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久将提请专家审查。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确定工程总体布局。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结,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东、中、西三线都采取分期建设的方案,所选定的东线、中线的近期工程建设方案和西线工程的前期工作内容,其深度能够满足规划要求。目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和第一期工程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已顺利通过专家审查,东线工程规划专家审查会也将于近日召开。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通过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根据各受益地区获得的水量,按比例分担工程投资。南水北调工程除使用部分银行贷款外,中央投资的资本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各地的资本金来源,可以通过在现阶段适当提高水价,筹措部分资金,不足部分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等渠道予以补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分析研究》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已基本完成,不久将提交专家审查。
张基尧还透露,南水北调东线的一期、二期工程和中线的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以前完成。